以前看的书不多,很多经典的书没有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就是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的年龄比我大,四十多年里它被翻译成35国种语言,印刷750万册,是一本有深远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以至于很少阅读读课外书的我,多少知晓有这么本书。
后来,在尹建莉老师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参考目录中,看到尹老师对这本书的引用。
再后来,听樊登老师讲李跃儿老师的新书《关键期的关键帮助》,了解到李老师创办了自己的幼儿园芭学园。因为很喜欢李老师的育儿理念,做了更多的搜寻和了解后发现,芭学园正是《窗边的小豆豆》在中国的实践。
在好书好老师们的指引下,我终于翻开《窗边的小豆豆》一探究竟。
全书讲述了小豆豆在巴学园上小学的真实经历,而小豆豆正是书本作者本人。
小豆豆活泼、率性,甚至可以说有些顽皮。因为一些不合学校规矩的举动,一年级的时候小豆豆被原学校退学,转入小林校长的巴学园。
进入巴学园,遇到小林校长是小豆豆的幸运。
在巴学园,小朋友们被充分尊重和理解。不仅如此,校长和老师们还努力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引导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帮助孩子在自然生态中成长,还尽可能避免因为个性和身体缺陷产生自卑。
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父母和老师应该尽早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自然成长。学校和老师的选择受很多因素影响,很多时候不可控。但作为父母,可以跟小豆豆的爸妈学习。
可以看得出,小豆豆的家庭条件还不错,妈妈对小豆豆也是极尽尊重和无条件的爱。
1. 理解孩子的性格
在原来的学校,小豆豆频繁开关课桌,上课时候站在窗边对窗外路过的宣传艺人大喊,被罚站时和屋檐下的燕子聊天,小豆豆的行为影响了别的同学。
在老师的要求下,妈妈不得不给小豆豆办理转学。于是,刚上一年级的小豆豆,退学了。
一年级就被老师劝退,在多少家长看来会是天塌下来一样的大问题。我想,换作是我,我会寝食难安,免不了对孩子说教,甚至是指责。
小豆豆的妈妈没有责骂。
小豆豆妈妈包容了小豆豆的所有,甚至没有告诉小豆豆她被退学了,避免给孩子留下自卑情结,而是四处奔波,为小豆豆寻找一所能理解她性格的学校。
妈妈扛下了所有的焦虑、不安,为小豆豆寻找快乐成长的土壤。
2. 不随意评价
小豆豆古灵精怪的小脑袋里,经常有很多可爱的想法。
在去新学校面谈的路上,小豆豆告诉妈妈,她想做“售票员”,在那之前还想做“间谍”、“宣传艺人”。妈妈心里担心焦急,孩子则在身边蹦蹦跳跳、快言快语,听着孩子不着边际的话和问题,妈妈并不评价,也不责怪,不知道如何说时就不回答。
妈妈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就是晴天。
小豆豆活泼好动,爱钻铁丝网,所以她的衣服裤子经常都是破破烂烂的。在小豆豆想出各种理由告诉妈妈为何衣服裤子会破,有些理由一听就是小豆豆在说谎。
妈妈的想法是:“小豆豆想要找个理由,说明她很在意这件衣服,不愿意弄破,真是个好孩子。”
3. “好啊”
一天,小豆豆和爸爸去看芭蕾舞《天鹅湖》。
那是小豆豆第一次看芭蕾,小豆豆非常喜欢,对妈妈说:“我不做间谍,不做宣传艺人,不做售票员了,要做一个扮演天鹅的芭蕾舞演员。”
后来,有一个机会,校长的舞蹈朋友来学校教韵律操,小豆豆的妈妈便想办法请这位老师放学后,教小豆豆跳舞。
“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但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情帮孩子做好。”
小豆豆妈妈观察孩子,跟随孩子,支持孩子的想法。
4. “可不可以试着去喜欢他们呢?”
小豆豆想象中的舞蹈,是像天鹅湖的舞蹈员那样,头戴王冠,翩翩起舞,这和学校舞蹈老师教的很不一样。
后来,小豆豆渐渐不去舞蹈老师的课上。
分别时,小豆豆被温柔的告知说:“天鹅舞当然很好,但是,自己创作的舞蹈也有很有趣,你可不可以试着去喜欢他们呢?”
很多时候,现实的模样和孩子们想象中的样子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同样真诚地告诉孩子:“你理解的很好,这个也很棒,可不可以试着去喜欢他们呢?”
就是这样,小豆豆的童年被老师和父母温柔以待,当年那个调皮的“问题小孩”,后来成长为了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著名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成长路径可以宽阔多样,不必都按照认字、写字、画画、舞蹈一个模子来学习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