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本书之前,未曾听闻“萧红”这个名字。直到翻开书,看到作者的简介后,我才不得不再次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其实,就连买这本书,也不过是一个很随意的举动——当当活动时,看价格挺便宜的,评价也还不错,就买下了,仅此而已。
好几个夜晚,我捧着这本书,看得咬牙切齿。那是怎样一个愚昧保守的时代,那些人是多么可恨,却又是多么的可悲。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的“那里,生命是轻的,孤独是重的”……那是一群寂寞的人,看热闹是她们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部分。那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那是一个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心态;那是一群畸形的灵魂,但一切都是是真真切切的存在过,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文中描写小团圆媳妇的那一章节,让我印象最最深刻。可以说,在我脑海中刻下印记,无法抹去。团圆媳妇她婆婆跟那个“抽帖儿的”说的一番话让我毛骨悚然,原文大概是这样的:“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
在她婆婆看来,不是犯错了才打,是只要自己不顺心或手痒就打。不止她婆婆这样,而是在那呼兰河,甚至更多地方,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或者说,那是一种“风俗习惯”。
那样一个时代,这小团圆媳妇的命运是没有悬念的。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只是,这短暂的一生,尤其是生命最后一程是无比悲哀的。
“跳大神”,那个时代驱邪治病的封建迷信活动。团圆媳妇她婆婆请人为她跳大神,在众人面前把她扒光了衣服,丢到大缸里用滚烫的水“洗澡”。当晚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原本“黑黑的,乐呵呵的”小姑娘,最后就这样没了……
那个时代,小孩几乎都是吃着鞭子长大的,长辈的观念就是“不打不成器”吧。“有一次,她的儿子踏死了一个小鸡仔,她打了她儿子三天三夜”这句话是刺深深地痛了我。
看到这句话,我立刻就想起母亲的童年。小的时候,母亲为激励我用功念书,会说一些她年幼时的事:“别看外婆现在对你们这么好,年轻的时候打起我来,那是眼都不眨一下的。一天傍晚我在屋后赶鸭子,一只小鸭自己掉进沟里摔断了腿,你外婆就拿着棍子追打我,喊着要把我的腿打断,吓得我躲在山里不敢回家……”
我该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畸形的年代。我该庆幸,自己的父母是明理的,没有重男轻女。我的童年没有什么玩伴,但却是幸福的,因为一直到入学之前都是窝在父母身旁。他们是一点都不舍得打我,即使气炸了也就顶多责骂几句。
这是一本有着神奇魔力的书,会让我不自觉想到很多人,很多事。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那个时代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这些文字却是一次次直击我的灵魂深处……
得亏这个月流量早早用完了,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剧,不能刷微博,不能逛朋友圈……或许,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才能重新拾起了书,走进另外一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