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作者: 饼干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7:09 被阅读87次

      辛弃疾的志意理念跟苏东坡、陶渊明比起来差别在哪里?陶渊明、苏东坡他们都准备了一个“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辛弃疾实在是一个无法“退”的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一生也没有忘记收复自己的故乡和故国。本来的力量是向上冲,是忠义奋发的,而他的环境遭遇馋毁、罢废,在南宋四十几年,竟有二十年左右是放废家居。所以词的特色,常是这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这是他词里的一份本质。

        词的特质本是以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为佳的,他之所以能成就这种含蓄蕴藉之美,除了两种力量的冲击磨荡,就是“注意了形象和意象的表现”。形象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景物,一是人事界事象。而且辛词中典故特别多,也是他词中另外一个形象的来源。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把自然景物、古典典故的事象与思想融会贯通。南剑,宋时称南剑州,今之福建南平县附近。双溪楼,楼前有剑潭,剑溪。《晋书.张华传》记载:西晋人官至宰相的张华夜观星象,看斗宿和牛宿之间有一道光芒,深感诧异?对星象很有研究的雷焕被召来询问,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且是从丰城监狱里发出。于是“掘狱屋基”,果然挖出一对宝剑“龙泉”“太阿”,并将其中一把给了张华,自己留下一把。后来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张华死于战乱,宝剑不知去向。雷焕的剑死后传给他儿子。一天其子佩带这把宝剑经过剑溪,宝剑自动跃入溪水中。下水寻找的人上岸报告说:“未见宝剑,只见两条龙在游泳,须臾之间,风浪大作,剑和龙都不见了。”从此这两把宝剑都没有了。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不是直白地说我要收复失地,而是十分妙地用了大自然的景象为喻托。浮云也可能是他眼前所见,可是是一个象征、比喻。西北沦陷的国土,我们不应该收复吗?要有万里长的宝剑,把西北浮云扫除,把北方的国土收复。按文法应有万里长的倚天长剑,辛弃疾却倒过来说“倚天万里须长剑”,这正是辛词“盘旋”、“激荡”形式艺术美。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这里是龙泉,太阿两把宝剑落水的地方,人们传说到晚间还有宝剑的光芒上冲于天。“人言此地”,这个句子没有完成,“夜深长见”,也没有完成,到“牛斗光焰”才完成。这就使他的词增加了一份力量,读者没办法停下来。他的文气语气是连贯下来,表现内心的沉重盘旋和郁结。

  宝剑难消的剑气正是辛弃疾难消的收复失地的壮志。可是宝剑未出现,西北的浮云未扫除,只有外界的凄寒冷漠。尽管我的壮志难消,剑气长存,可是我今天在这里只觉得那重重的阻碍。“我觉山高”,又“潭空水冷”,而且天上是“月明星淡”。黄克荪教授曾翻译过波斯诗人奥马伽音的一首七言绝句。“搔首苍茫欲问天,天垂日月寂无言。海涛悲涌深蓝色,不答凡夫问太玄”。说为什么人间有这么多缺憾,我搔首苍茫问一问上天,天上有太阳、月亮,地上有深蓝大海,都不给我回答,因为我所问的人生问题,是他们所无法回答的。我满腔悲慨,为什么壮志难酬?落到“春风不染白髭须”。阻隔冷漠凄寒的景色默默无语,我必须找一找答案。

          “待燃犀下看”。《晋书.温峤传》中记载:有一次温峤经过牛渚矶,听人说水下有精怪。他叫人燃犀下看,因为普通的灯火蜡烛一遇水就灭,传说用犀牛角燃着在水中就不熄灭,火光一照,见水中有稀奇古怪的东西在游泳。他表面说是去找宝剑,实则是写不肯放弃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我刚靠近栏杆往水中一看,就怕我真的把犀角点燃进入水中,会引起水族的震怒,会刮起狂风,响起大雷,鱼龙惨变。我要收复失地,可是满朝那些偏安的人,不愿意放弃他们富贵安适享乐的生活。所以只要他一有作为,马上被弹劾罢免。上半阕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两种力量的激荡盘旋。一个是向上挣扎的他的忠义奋发,一个是向下压来的外界的压抑摈斥。“倚天长剑”是他的奋发,“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是外界的压抑,“待燃犀下看”是他不肯罢休,“风雷怒,鱼龙惨”是外在的迫害,含蓄蕴藉。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写的是现实景物。汇合的水,从双溪楼下流过,波涛汹涌,遇到高峡的约束,只好又马上收回来。“过危楼、欲飞还敛”,他要奋飞,但总是遭到压抑挣扎和痛苦,是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慷慨激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三国时陈登号元龙。反用典故,说纵然是青壮年时期有扶世济民之志的陈元龙,如今老了,也不妨过几天高卧的生活,求得生活的安逸。夏日天热有一壶冷饮,一领凉席。“高卧”本是陈登看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辛弃疾断章取义,说我现在已经这把年纪了,是不是也应该不再管天下事,过两天舒服日子就是了。“千古兴亡”,三国、晋朝过去了,许多朝代都过去了,南宋将来的命运如何?北宋的国土是否能收复?这么多的感慨在他的心中盘旋思念。“百年悲笑”,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有多少悲哀和欢笑。“壮岁旌旗拥万夫”,而如今落到什么下场?就在我登上双溪楼时,“千古兴亡”的感慨,个人“百年悲笑”的感慨,一时都涌现。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眼前的景物是什么?从楼上向外一望,“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结合开头和全篇的象征比喻,南宋初年还有一些人提出“主战”、“反攻”,现在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了,船帆卸下,在斜阳中把船绳揽,再也不走了,“斜阳”代表一个国家的衰败没落。

        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对辛弃疾的评论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直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词是多方面的,有的写得豪放、激昂,有的写得委婉、含蓄;他的词有一些近于“婉约”的作风,简直是不在晏几道和秦观之下。“其秾纤绵密者”写得缠绵纤细,而且感情是那样秾挚细致。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

        辛弃疾是喜欢有军政实权的人,只要有了权一定要有所作为,以便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志意,可是朝廷却把他安排为湖北转运副使,而现在又一次变为湖南的转运副使,只是管理一些漕运事务,内心十分失望。放废之前,同官王正之在小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行,辛弃疾写了这首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歌的写作要“能感之”,而且“能写之”。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开头就写得荡气回肠,干回百转,纤秾绵密。每年春来春去匆匆就走了,花开之后有风雨,一次风雨,花就零落一些。这些残花,还能经得起几次风吹雨打?我已经四十多岁,还能经历几番风雨?他表面写的是爱花惜春,但本质都是写他内心的志意。本来盼望这次任命能给我一些好的消息达成我的志意,可是没想到希望又落空了,从湖北的漕运转到湖南的漕运,回肠荡气,委婉曲折。

    一般人等花谢了才哀悼春天。而真正爱花的人,是在花还没有开之前,就已经哀悼了,怕花开放得早,也零落得早,何况今天是满地的残花狼藉。我希望春天能为我暂时留住,将零落的事情挽回,将年华保存,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实现我的理想,“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是一语双关。一个是黄庭坚词说:“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天涯到处是芳草,哪一条是春天的归路?哪一条路可以把春天呼唤回来?第二个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楚辞》上“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的句子,说一个人走了,第二年的春天芳草长得那么茂盛,远行的人没有回来。他是北方来的游子,要回到故乡,可是故乡沦陷了;要收复故乡,可是理想还没达成,回到哪里去?我内心的忧怨向谁去诉说?“怨春不语”,我怨春,春天没有回答。谁回答我?我看见什么?柳花零落里,王国维写过:“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只有涂着油漆、画着彩画的屋檐下的蛛网在那里尽日地想把飞扬的柳絮挽留在自己的网中。蜘蛛多么殷勤多情,我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想留住春天,不忍心看到花的零落,不忍心看看到南宋王朝的沉迷腐败,我多么想把它挽救过来。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长门”之典出于汉朝。汉武帝称当以“金屋藏之”的姑妈家表妹阿娇,果然做了陈皇后时,由于后宫佳丽三千,皇帝转眼间被冷落了,住在不能蒙受宠幸的长门宫。陈皇后请当时颇有文学才能的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赋《长门赋》,希望以此打动皇帝。辛弃疾也希望有一位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替我说几句话,感动朝廷,任用我,让我能够实践收复祖国失地理想。可是美好的期望又一次落空。因为“蛾眉曾有人妒”。

        “蛾眉”出自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屈原说那些女子嫉恨谗毁我,就是因为我比她们美丽。“蛾眉”借指自己才干品德的美好。辛弃疾的时代也一样,天下平庸的人总是嫉恨有才能的人。就算我用千金求得像相如这样的人为我写一篇《长门赋》来感动皇帝,可我这份感情向谁去诉说?“脉脉”是多情的样子,那情思像水一样要流出来的是“脉脉”。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在第二首《水龙吟》中他也写了这种感情,他说有两把宝剑可以扫除西北浮云,我要点燃犀牛角下去寻找。我要挣扎,希望“千金”能够买得“相如赋”,实现我的理想。可是“风雷怒,鱼龙惨”,象征着迫害。“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对那些逢迎苟且,不正当手段作威作福的小人说: “君莫舞”,你们不要那么得意,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都不得善终,都化为尘土了吗?政党的风波,政海的波澜,总是有反复的,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也会倒下去的。但我关心的是在你们这种作威作福之中,我们的国家怎么样了。“休去倚危栏”,不要靠着那高楼危险的栏杆向外看,因为你所看见的,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在烟霭蒙蒙的柳条之中夕阳向下沉落,让人阵阵断肠,我伟大的君主与朝廷,将命归何处让人心伤。

      三首辛词的外表都不同。第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得比较直接。第二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两种力量冲击回旋,说得比较含蓄。第三首说得更加含蓄了,用美女伤春,寂寞哀伤来表现。辛弃疾的豪放不单是写两句空洞的口号,他是真的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这正表现了他感情的深挚。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辛弃疾的艺术成就还只是形象用得好,而是他语言用得好。他可以用古典典雅的字,《诗经》、《庄子》、《论语》、《楚辞)、《世说新语》,他都可以把它融会在词里边;可以用民间的最通俗的口语,也一样文采斐然。

      刚者不坚牢,柔的难摧挫。不信张开口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童莫笑翁,狗窦从君过。(《卜算子》齿落)

      刚强的反而不坚牢,柔软的反而不容易受到挫折和摧伤。如果不信嘴巴张开看一看,舌头还存在,可是牙不见了。两边的牙先掉了,中间这块也豁了,我跟你们这些儿童说,你们不要总是笑我这老头子牙都豁了。“狗窦”就“从君过”,我给你们开了个门。“狗窦”是晏子的故事,说晏子的身材很矮小,到外边去出使,人家不让他从大门走,让他从小门走。晏子说了,我听说出使到狗国,就从狗洞钻过去。这么滑稽通俗、生动有情趣,也含有很深刻的讽刺。你不要看我的容貌丑陋、牙齿脱落,我在志意上、品格上,总有比你们这些个钻狗洞的人强的地方吧。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整理于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相关文章

  • 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辛弃疾的志意理念跟苏东坡、陶渊明比起来差别在哪里?陶渊明、苏东坡他们都准备了一个“退”,是“达则兼济天下”...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

  • 读诗日记040(附录 提升思维能力的日常练习)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宋代〕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

  • 王如冰 | 书法作品鉴赏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

  • 辛词一首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

  • 倚天万里须长剑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

  • 宋词赏读之139 稼轩《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原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

  • 简书武侠江湖日报20171027|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

  •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下】(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q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