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万里须长剑

作者: 明朗说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06:49 被阅读13次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南剑:地名,今福建境内。双溪楼:在南剑境内,有两条河流剑溪和樵川在此汇合,因此得名。辛弃疾曾任福建安抚使,这首词便于此时创作。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抬头望向西北,倚立长空需要万里长剑。福建地处东南,它的西北方就是被金朝占领的中原大地。辛弃疾于福建安抚使任上仍不忘失去的国土,向往着手持万里长剑一扫胡尘、收复国土。

    “举头西北浮云”这一句看似平凡,却有深意。西北的浮云是眼中所见的实景,同时又象征着占领中原的金朝胡虏。“倚天万里须长剑”,长空万里布满了浮云,要用万里长剑扫净。同样,要扫灭胡虏一样需要长逾万里的倚天神剑。

    这首词起句便极为壮阔凌厉。辛弃疾的目光由东南而西北,空间辽远阔大;胸中一把倚天剑剑气凌空挥扫万里。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斗牛:斗宿和牛宿,天空里二十八座星宿中相邻的两座。听人说,这里的深夜常常有宝剑的光焰徘徊于斗牛二宿之间。

    这里有个典故:晋人张华观天象发现斗宿和牛宿之间有紫气徘徊,张华对此事颇为不解便向雷焕询问原因,雷焕说这紫气是宝剑的神光直冲天际。张华便派雷焕去寻宝剑,果然寻得龙泉、太阿两把宝剑。

    上一句“倚天万里须长剑”已经剑气冲天,这一句用龙泉、太阿的典故依然写剑。辛弃疾以神剑自诩,他才华横溢文武全才,如果得到重用足可扫灭胡虏收复国土。然而事实却是他一直不得重用,空有一腔抱负和一身才气而没有施展的机会。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我觉得这山那么高,潭水那么深那么冷,月色明亮星光惨淡。这是一个清冷惨淡的氛围,辛弃疾志向高远,他胸中又一柄长剑要倚天万里,又有一团火焰直冲斗牛,然而环境却如此的黯淡冷清。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犀牛角的火焰能使妖魔显形。我要点燃犀牛角照亮溪水,又怕风雷激荡、鱼龙惨毒。

    这里又有一个典故:晋人温峤在牛渚矶点燃犀牛角照看水下,发现很多水怪,不久便中风而死。“风雷怒、鱼龙惨”暗指当时险恶的社会环境,辛弃疾一力主战,而主和派掌权,他因此遭到了排挤打压。

    当时南宋朝廷掌权者尽是懦弱无能之徒,龟缩江南苟安一隅,既无统一的愿望也无收复国土的能力。但是,这些人对外软弱,对内却是狰狞凶残,一代名将岳飞便是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辛弃疾对此也是深深地忌惮,“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上片到此结束,从“倚天万里须长剑”、“斗牛光焰”到“月明星淡”、“鱼龙惨”,情绪从怒放到收束,放得开而又收得回,这是辛弃疾的笔力。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两侧高山收束着江水,浪花激起越过高楼,想要飞去最终还是落了下来。江水激起的浪花其实就是辛弃疾的理想,越过了高楼想要飞出天外,但最终还是因现实环境的束缚而收敛。

    这一句把上片回落的情绪稍微振起了一点,“峡束苍江对起”,有激昂、有冲撞,然而还没出了这一句,情绪又落下来了,“欲飞还敛”,一句之中又包含了一个情绪的起落往复。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元龙:东汉末年陈登,有胸怀天下的志向。簟:diàn,席子。元龙老了,不妨高卧在凉簟之上,与冰壶相伴。

    这一句又有典故:陈登是东汉末年名士,他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一次许汜拜访他,和陈登谈论的都是买田置地等生活琐事,陈登很瞧不起他,自己高卧在大床之上,让许汜谁在下床。这就是“元龙高卧”的典故。

    “元龙高卧”本是志存高远之意,但辛弃疾在这首词里反用其意。即便是自己像陈元龙一样胸怀天下又能怎么样?老了,没有机会施展啊,罢了,还是躺在凉爽的席子上喝着冰爽的酒度日吧。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千古兴亡事换来了百年的悲笑,又怎么能忘得了?心潮涌动,不由得在双溪楼登高远眺。辛弃疾毕竟还是辛弃疾,他终究无法放得下家国天下、无法忘得了千古兴亡,登高凭栏一泄胸中块垒。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沙岸边那是谁啊?卸下了船帆,系在斜阳之下。这幅场景是“一时登览”所见,夕阳下,渔人卸下船帆系在岸边。

    词中描写的场景由辛弃疾心中所想跳转到了眼中所见,复杂澎湃的情绪暂时搁置,以一缕斜阳、一片风帆作结,词意似尽未尽、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说是遭逢了多重不幸。如果他生在太平盛世也许就不会这么痛苦,然而他偏偏生在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的时代,这是他的第一重不幸。

    如果南宋朝廷能够痛定思痛奋发图强,收复国土统一分裂,辛弃疾也不会痛苦,然而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屡屡丧权辱国,这是他的第二重不幸。

    如果辛弃疾是个“求田问舍”的庸夫俗子,他也不会痛苦,可偏偏他有一颗“元龙高卧”的壮志雄心,这是他的第三重不幸。

    如果辛弃疾文不成武不就,没有才华没有本领,他的痛苦也许会小一些,可偏偏他有文武全才无法施展,一柄利剑不得出鞘,这是他的第四重不幸。

    理想与现实的背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辛弃疾便是在这多重的背离之中痛苦的挣扎和徘徊着,“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他的苦和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倚天万里须长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e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