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物质到精神

从物质到精神

作者: 丫头元气少女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20:26 被阅读0次

约翰逊博士写给史雷尔小姐的一句话:“那些不读书的人没有什么可思考的,便也没有什么可表达的”。

越读书,就越觉得知道得少,就会一直按照目录一本一本地去读;如果不读书,也就不会有这种体会,便也乏善可陈了。从开始的培养习惯开始,到渐渐地,可以阅读文学作品,更多的变化是思想上面的,也是对待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再那么地固执与偏执,当我们知道‘天地本不全’时,一切也就不一样了。

物质的累积是可看得见的财富,精神的丰富却是看不见的富足。

从零开始,我们可以累积物质,但,每个人的精神层面却是不一样的。也有人讨论过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现在都不愿意结婚了。是因为:我们能找到的精神的共鸣太少了。但是,这是不是太矫情了一点?不是的,当我们物质不再增加的时候,我们就会转换到精神,它的共鸣,认知,喜好,是更个人化的。外界的再多热闹,如果我们没有相同的朋友,相同的话题,也是孤单的。

我们是孤单的,但却不是孤独的,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当我们把更多的时间都给予自己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抛开千篇一律的着装,我们也可以自己去绣,去织,任何物品都可以通过自己用心去获得。

书中常述的话题,我们都在一代又一代地经历着,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着,看似变化着,实则是相同的。

前不久,热议的‘开盲盒’,也有自己喜欢的公仔,还有商品的一系列的主题。想一想,在我们小时候也都玩过,只不过那个时候,兑换的东西不一样,商家也是在吸引着我们和小伙伴,一次又一次地去购买,去凑齐全部的卡片。

如果货物架上,有很多的相似的产品,我们反而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了。若只有两三种,商家提前去做了解,然后,我们再去做选择,反而更加容易了。

我们为什么那么相信品牌?因为,它们就是靠着自己的口碑,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的。常说:世上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行业渠道,各种相关的知识,真正地要把一行做到精,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如果没有每天的沉浸于你的工作,读书之中,那么,我们也只是一直在门口徘徊,不曾见过里面的精彩。能表达的只有千分之一,更多的,不论是做什么事,都需要我们用心,用脑,去做事,去体会,去认真做笔记,去提炼你的经验,从而形成你的东西。

我们都不是聪明的孩子,更多地在于“练习”,练习你的能力,练习你的认知,练习你不断重复的工作,把新的融入到旧的里面,把旧的转换成新的里面,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

相关文章

  • 从物质到精神

    今天在《金溪发布》公众号上翻阅了《书香有声》栏目里的文章,不禁感慨其实金溪文坛是高手云集。《金溪发布》是金溪是官方...

  • 《生活简史-从物质到精神》

    目录 序言: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生活的变迁 第一部分:共享生活是人类发展的轴线 第一章:生活的逻辑 第二章:马斯洛需求...

  • 《生活简史-从物质到精神》序言

    序言: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变迁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生活史!是社群生活的组织史,是社群、协作、共享生活的经济史!是从简单...

  • 把老公,拴腰上

    从精神寄托,到物质改善,从物质丰硕,到精神充实;从一个人到十个人;从十个人到一群人,从漂亮的小美妹,到我这样的老美...

  • 社群共享:从A-AB-B商业升维

    根据马斯洛需求论,物已满足,为物所累!开启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升级! 从物质生活转向精神生活,从消费者转向生活者...

  • 喜欢从什么开始

    喜欢,恋爱,感情,应该都是从外到内的,先是外貌,再是物质,再是精神。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二章

    人类从原始的蛮荒到现代的文明,物质与精神是同生共长的,物质文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求精神文明也要高速发展,以便...

  • 气血充盈的小心脏啊,爱你么么哒!

    我是物质存在的灵,从我一诞生到这个世界开始,我就通过这个肉身的物质感官来认识这个物质世界,通过物质和精神来体验人世...

  • 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

  • 精神变物质 物质变精神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物质到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sb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