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分享: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什么?是人们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观、规条。我想补充一点:还有一个人此时此刻的状态。举个例子,假如你今天心情非常好,刚刚买了一件物美价廉又特别中意的衣服,回到家非常开心。此时,你看到孩子在看电视,或许就没有那么大情绪。但是,如果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家一看,那是不是会愤怒?
DD:听了你的分享后,我特别想说两句,就是我会觉得你勾引了我的“思考”,想来探讨几个东西。
比如说,高兴的时候,见孩子看电视好像不容易生气;如果在单位遇到不顺心了,回到家看到孩子看电视会觉得生气。那这个“状态”在我看来,似乎也可以说是早年的情绪模式?也可以说是固有的信念?
在单位不顺心的时候,那件事激发了我们压在身体里的一些情绪,这些情绪里可能有愤怒……回到家,看见孩子在看电视,我的那个情绪又好像被“孩子看电视”这件事强化了。
那为什么满心欢喜的时候不容易生气?我觉得,那个满心欢喜的我和那个生气愤怒的我,其实都比较像个孩子。不管是我满心欢喜的时候,还是我生气愤怒的时候,我的重点都有希望得到关注,希望孩子关注到我的情绪、重视我的情绪。比如说,我高兴的时候回到家,好像没得到对“快乐的我”的看见;然后,我可能会有吸引孩子来看见我的想法。如果我生气了,其实我还是会想得到孩子的看见,我就会觉得:我这么生气了,你都没看见我生气,你还有心看电视?平时的话,我都不想理你,但你现在太让我生气了!
李老师说的“可以发脾气”……这个点,让我觉得,给了“经常无意识压抑情绪”的我们一个很大的鼓励,就是得到了一个“允许情绪出来”的支持。
另外一个点:攻击自己的人,到底有没有攻击别人?其实,也被动攻击了别人。比如:我抱怨(我内在很难受),我拖延,我断开关系的连接,我不正面…以正常的状态跟你沟通,其实也是被动攻击了别人。
暴脾气的人,看似很控制人,而且在攻击别人;其实,他不是对自己就没有愤怒了,他对自己会有更大的愤怒。因为他害怕失控,他会在内在骂自己没用,而且那个声音很大。
李老师说的“可以发脾气”,如果我去运用的话,我可能更侧重于……比如:我可控地宣泄情绪,我没有攻击性地发脾气…就是我可以掌控自己,我可以带着情绪说感受、说需求、说这个事情的事实;而不是攻击别人的人格,不是攻击自己。有的人攻击自己……捶自己的胸口,骂自己。
这种“发脾气”,其实内在有一个声音,是允许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让情绪出来。他这个是没有攻击性的发脾气。那我们说事实、说感受、说需求的时候,我们不攻击别人的人格、也不攻击自己的时候,那肯定就不容易起内外冲突,这个也许就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智慧的发脾气。
利用发脾气去做事、去达到一些目的……比如:利用愤怒……战士去打仗,不要命地往前冲,都是带着仇恨、带着很大的愤怒,带着同归于尽的心情去做这些事的。
当我们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在内心里多一些允许……比如说,我很生气,但我允许我的情绪流出来,我允许我的声音高一点儿,我允许我让那个气儿出来……你这样说我,我很生气,我想发作;而且,我心里很受伤、很难过……然后,说自己的需求。
今天以前,我心里特别难受,会觉得特别的恐惧……我抗拒的事情,别人一丁点也不能提。我不想提到那些负面的东西、负面情绪的时候,我特别怕别人提起来,就算他是关心我,给我建议,他是好意,那也不行。
就是说,我在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我妹妹去关心我,我都会很抗拒……然后,我突然发现:抗拒的事会持续存在。当我不敢面对那个不堪的自己,那个自己就会萎缩在墙角,画地为牢。就像是闯进了八卦阵一角,找不到出口,那是绝对找不到答案的,把自己关死了,锁住了。
抗拒恐惧,抗拒受苦,都会持续让这个恐惧和受苦存在。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地松开了。
MZ:……我分享完的时候,我举的例子,我是想强调:还和状态有关系……
DD:先为我的发言发发言,关于你提到的状态,我现在又多了一点新的认识。我可能把视角仅仅放在情绪模式上了,忽略了有状态的影响……
情绪模式:一方面,我们觉得哭不好、生气不好,所以不允许自己哭、不允许自己生气;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太高兴了、过于兴奋了,会遭到批评说“一点不稳重!…就你能!…骄傲使人落后!…”,所以不敢自豪、不敢张扬。
状态:当我们内外起冲突而难过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低等的身份状态(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关闭的;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敞开的。要不,我们怎么会主动“去分享快乐”,而从不说“去分享悲伤”呢?
寂天菩萨说:“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喜悦,完全来自希望他人快乐。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痛苦,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2256/6238add08d772e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