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语文老师夸奖,在我看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一年前的2月15号,我写了篇情人节的文章,当时被老师转发并深有感触的写了很长一段情真意切的话,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的我都深受鼓舞。老师无形中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体制下,一个理科生是怎么慢慢热爱上语文,并慢慢就成了“写手”的?
类似的问题,在大五那年,也曾被一起复习考研的好友问及:你的父母是教授嘛?是老师嘛?是学历很高的嘛?……那你为什么那么热爱读书,那么喜欢写东西呢?
这两个问题,在被提问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就浑浑噩噩,莫名其妙的一步一步过到了现在。这两个问题按照时间先后依次被提及,我开始思考,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和同学们对比过,仍然找不到原因。直到再次被老师惊讶的问到,我才再次寻找原因,于是一年多以后才慢慢思考清楚这一切,本来希望能找到一些可以遵循的法则,可以作为推荐适用的方法,但是却发现这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最近发生的事情多了,我思考的也多了,于是在综合思考了很多东西之后,我发现我是独一无二的,不可以被复制的,我的家庭出身,我的不同时期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加之我在小学、初中、高中都遇到了非常难得、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正是他们的喜爱与器重,强化了我本来自卑的心态,让我终于有点自尊能够在这么多元的价值观里,凭借写东西成为了一个很有底气的自己。虽然经验不可复制,但是有些人为的因素可以做好,就像为种子准备好土壤一样,是不是那块料另说,万一是那块料,别因为土不好耽误了它的发芽与成长。
让时光倒流,我回忆自己印象存留的一切,向你慢慢道来。
我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北边陲小镇,这个小镇依山傍河,沿着一条国道一字展开。这里交通不算闭塞,但是在那个年代信息也不算发达。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因为日本对东北的占领修建而成的一整套完备的火车轨道,所以从小时候开始,我就非常喜欢坐火车,因此现在还会对某些汽车自动晕车。
很早以前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在田子格里重复写着一个词,写完了就可以去看《光能使者》这个动画片了。对于语文和读书的第一印象要回溯到一本书上,现在回想起来这本启蒙读物对我后来的发展简直是太重要了。这本书就是儒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很戏剧化,因为在我当时的家境下是不可能知道读课外书这种事情的。这本书是我小时候一直到高中以前最好的朋友的私产,我也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他的第一本书,但是当这本书就出现在小学下课的课间,就那样放在了靠近门靠近窗那面墙的最后一排桌子上,我的朋友当时个子很高,而我个子却很矮。我要绕到最后面,然后发现了一本蓝色书皮上面还印着一个潜水艇的卡通图案,上面圆圆的字体写着“海底两万里”。我无意中翻开了,凡尔纳真是厉害啊,就在一页纸不到的文字里,他就成功把我带进了故事的情境,然后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读起这本书来,总之觉得那段时间过得很快乐。我记得那本书被我和朋友翻的都蓬松长大起来了,书角也蹭上了小学生手上惯有的灰尘。
那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为了表达热爱,我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背诵全书的尾声,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挪威北角,还有汽船,要一个月还是几个月才开过来一次,那海底下两万里旅程所能见到的无限神奇,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一点点了,只是再回忆起这段文字,仍然心潮澎湃。
从那以后的五六年级我没事就在家读书,自己攒钱去我家附近新开的书店买书看,看的都是探险历险类小说,还有那些所谓的名著,虽然名著我是看不进去的。再有就是读世界未解之谜,和班上的一个女生交换书籍和观点,什么百慕大啊,北纬30度线,都是那时候知道的。估计是凡尔纳和未解之谜,铸就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奠定了我喜欢游历山川的一个心理基础。
这一期间还有一个动力就是父母不知道怎么的,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竟然买了一个书架,这个举动真是神来之笔,我现在想起看到这个书架都会觉得神奇。不知道怎么的就想把书架放满,于是直到高中我才用教材把这个书架填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我们接着上面说。
这之后的语文素养都要得益于我的亲密伙伴了,就是海底两万里的拥有者。他很热爱诗词,很喜欢古文化,喜欢三国故事,喜欢苏文茂的相声,他会给我讲一些,我就是在他的讲述中对文学或者对中国文化越来越好奇。因为之前读的都是国外的小说,一些冗长的名字很不接地气,很多作品我就是看个热闹,也看不懂,它们还是缺乏中文的土壤,我还是有点水土不服。从我的朋友这里我爱上了中国的文化,我们俩一起背那些慷慨激昂的古诗词,所以,在我们还没有上初中的时候,就拿着蓝色本的必背古文开始背诵,《桃花源记》和《出师表》,那个时候资料匮乏的程度,我现在回想可以用贫瘠来形容。
初中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班,两个不同的语文老师教授,我们上学一起走,放学也一起回,骑着自行车,每天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随便聊很多东西。就是从他的口中我不断的补充着自己的语文知识,当然自己也在老师这里学习。我记得他的语文老师组织他们班写字很好的同学手抄了好多对联和古文学常识,我就自己借来复印,然后一遍一遍的看和读,直到现在我仍然保留着这些东西。大学的时候,给一个教授的二儿子补语文的时候,我还特意复印了这些,当作很好的教材教授他中国文化里那些不易发现的美。初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对我非常严格的人,但是特别好,特别认真,他甚至会把我的卷子带回家批改,然后回来再特意告诉我哪里错了,哪里扣分。不光是这个,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更像是我的母亲,母语由母亲来教这也正常,但是我更感恩自己的幸运,我是以万里挑一的三次方的几率连续遇到了三个好老师,如果没有她们就真的没有我的今天。
初中的数学班主任是一个对文字有着更深刻热爱的人,他在每次重大事件之后都会写一封告全体同学书,我不知道他最后写到了第十还是第十一封,但是他的语文功底之雄厚,让我看到了语文的力量,我对此更加心醉情驰。而且从那一封封信里面,我感觉到了公平,我知道他的这些文字不是给我们好学生写的,而是真的给全体同学写的,慈父一样,不偏不倚。还有一点触动就是写文章要换位思考,要在理也要入心。
当然初三以前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我觉得这和我的语文水平也有关系,那个时候我懵动的情愫有所萌发,但也只是蠢蠢欲动,我就开始改填宋词,现在估计都已经找不到了,但据班主任说写得还挺好,可能这也锻炼了我的文笔吧!
上了高中,真的是见到了更大的世面,我遇到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我后面的一些思维习惯,一些生活态度,一些文学癖好都和这位慈母一样的老师有关,而且是至关重要。现在回想起高中岁月,很多东西都已经模糊了,但是这个老师说的很多话,培养我很多习惯的行为,我都历历在目。那些非常有力量的话语是影响我一生的,我至今在生活中仍然奉行着三个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我至今仍在遇到问题时会不自觉的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问题是同时存在的,并且肯定不止一条,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好的那个。我至今仍然能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的朗诵解读着某个古文段落,如果说我身上有着某种古代知识分子的模样,或者身上有一些古人的影子,那都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培养出来的,衣冠简朴古风存啊!
当然那个时候我就酷爱写东西,不是因为自己写的真好,而是受到了老师的抬爱,我也只是凭借着自己多读了几本余秋雨和于丹,然后用背下来的段落,拼凑出了考场的作文,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我在语文应试方面还是很聪明的。现在想想,仍然能够感觉到自己缺乏逻辑思维的一种空洞,我也会因此而焦虑,因此而彷徨。但是年级组点评作文的时候,自己的作品偶尔还会被全年组的人阅读一下,或者被语文老师当范文读,那种羞怯又欣喜的心态,现在回想起来,怎么会有种憨态可掬的喜感呢?哈哈!
当然插曲永远是爱的萌芽,我又开始写,而且写了很多东西。青涩的爱情有甜蜜,但带来的更多的是无法因此匹配的痛苦,痛苦真是文字的母亲啊,不痛苦,就写不出文字,不写文字,怎么思考很多呢?我想如果不是写作,我也不会真正的独立思考,不会真正的走上了文字上随心所欲之路。
高考之后,自己是一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很多行为是文章写出去之后,不做不行啊,那么多人见证呢,那就做吧!文章逼着我去行动,哈哈!现在当然知道,哪有人看你啊,真是自作多情,哈哈!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到了大学课业压力很重,我基本很少写了,写文章多的时候,也是在寒暑假在家,我的家乡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小学中学一写作文就写我的母亲,到了高中就开始苏轼啊,巴拉巴拉的写,真是万金油啊。大学的创作更倾向于简练和准确,那个时候我的创作是真正自我约束的训练,其他时候写作文全是情绪催动的,我是先有了情绪,然后才有表达欲的。所以我的写作实际上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大学毕业之后,我受了不小的打击,各种方面的事情接踵而至了,我在痛苦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出路,同样我也用写作记录着生活,因为我健忘,不写出来,一些东西就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我更倾向于记录下当时的感受。
总结起来回想,我觉得几个可以人为操作的点是:
需要一个启蒙的读物,有兴趣了之后,在家里放一个书很少的书架,让他像我一样自己把书买回来,填充进去。
找到一个伙伴,在娱乐中引导培养了好奇心。
然后就是要合理的被鼓励与被赞扬,让他不断看到更大更深的世界,自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然后就是遇到更厉害的长者,遇到契合自己的灵魂教师。
最后就是读书、读书、读书,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变成自己的一种勋章。
我知道这些在现在这个有手机的年代里,消遣太多的小孩们根本无福消受,可能我那个时代里的枯燥与安详再也不存在了,那真是一个安静的好时代啊,信息多么闭塞啊,但却让我在慢悠悠的时光里品到了中国文化的醇香,只要喝上一小口就会上瘾,也希望阴差阳错的你可以早点尝那么一口。
如果你问我语文有用吗?我会告诉你大有用处,甚至比其他所有学科的总和都要厉害。
因为语言是一个人思考的边界,你的思维方式是靠语言来承载的,你的想法是靠语言来实现的。没有语言,你就无法思考。而你可以灵活运用到思考的语言就是你的母语,而中文里的思考智慧远远要胜于其他,你只需要做一点点调整就好,那就是加入一些科学的元素,让自己的思维,开放而包容。
我不敢说别人,至少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帮助了我重新获得了自由。
盗图青藏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