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一场大雪来到, 过年的氛围,就像一把火,还没到跟前,就已经把人的心烧得热乎起来。
超市里人来人往,购物车里大包小包,装的满满,市场的青菜抢起来了。
小时候盼着过年,是盼那一顿好吃的,一件新衣服,还有兜里那几个压岁钱。
如今,年味儿好像变了味,过年成了一场“花钱大赛”,很多人打着过年的旗号,装着大方,最后苦了自己。
我今年是口袋里没留钱,全提前安排了,昨天抢的劵都没资金,还有中信的劵,发来短信,没资金只能看着它流走了。
回到老家过年,更觉得有些钱真没必要花。
1、年夜饭
家里的普通饭,胜过酒店的排场年夜饭,往年是酒店订桌,吃完各回各家,有些出名的饭店还得提前几个月预订,价格那叫一个高,普通一桌几千块。
现在想想,虽然菜精致,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自己做,虽没有精致盘子碟子,多一份家人在厨房忙前忙后的热闹劲,多了孩子在屋里跑来跑去的欢笑声,也多了老人边做饭边唠叨的亲切。
如纪伯伦所说:“我们走得太远,忘了出发的缘由。”
过年,本是家人团聚,可去餐厅吃,却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这份亲密。
特别是自己买菜做饭,能省不少钱呢。去市场挑些新鲜的食材,一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炖排骨、做红烧鱼,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家人的心意。
正如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己动手做年夜饭,既能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又能享受亲情的温暖,何乐而不为?
2、红包:情谊不在金额
过年发红包,本来是图个喜庆,给晚辈们一些祝福。可现在,红包的金额越来越大,成了不少人的负担。
有的人为了面子,红包一出手都上千块起步,掏空了钱包,全跑到小孩子口袋里去了。
我今年换个方式发红包,不准备给孩子发钱,每人发一个礼物,自己包装的,又是他们喜欢的。
礼物送的是希望,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既实用又能表达心意。这样的红包,比单纯的现金红包更有价值,也不会让自己的钱包瘪瘪。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用别样的红包给孩子带来意外的欢乐,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3、 年货:理性囤货
每逢过年,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 年过完后,发现好多东西都没吃完。瓜子受潮了,糖果吃腻了,肉都冻得没了新鲜劲儿。这些囤的年货,很多都成了浪费。
今年坚决不能囤这么多,适量购买,我问了超市人员,她们过年期间都正常营业,想买什么随时都能买到。 像瓜子、花生,买个几斤就够了,吃完了再去买新鲜的。
肉类也别一次性买太多,吃多少买多少,保证每一顿都能吃到新鲜的。
网上购物也很方便。我看美团显示,春节不打烊,第二天就能送到家,老家竟然也有站点,能收货的。
所以,别再盲目囤年货了,既浪费钱,又占地方。
正如甘地所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理性对待年货,满足实际需求就好,别让欲望驱使我们过度消费。
4、 拜年礼:别在意价格
拜年礼的价格和包装有关系,越豪华越贵,里面的东西却不一定实用。
我今年大部分在网上买的,还有一些实用吃的,是自己做的。
如果是真的亲朋好友,在意的是情谊,而不是礼物有多贵。一份用心准备的礼物,哪怕价格不高,也能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
如果是看礼物贵贱看人,这样的关系也走不长远,及时止损更好。
比如知道朋友喜欢喝茶,就送他一包品质不错的茶叶;长辈身体不好,送一些实用的礼品,不一定要追求大品牌、高价格。这样的礼物,既实在又能表达心意。
让拜年礼回归表达心意不是脱离了原本的初衷。
5、过新年,穿新衣服
今年回到老家,三件套新大衣裙子完全用不上,太冷了,大棉袄一穿,啥形象都看不见。
过年穿新衣,怎么舒服怎么来, 家里平时的衣服,稍微搭配一下,也能焕然一新。
比如,一件旧毛衣,配上一条新围巾,再穿上一条好看的裤子,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样既能省钱,又能展现自己的个性。正如萧伯纳所说:“理性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6、娱乐活动:量力而行
有一年过年,家里来客人,吃完饭,一堆人去唱 KTV,充值一张卡,两年都没用完,平时压根没兴趣去,想想就肉疼。
今年绝对不干这蠢事,想出去玩,低成本或免费的公园很多,或在家里打牌或下棋都行,坐地铁出去逛一些展会也不错。
“幸福是一种自足的状态,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来堆砌。”过年的娱乐,应追求这种自足的幸福,而非过度依赖高消费活动。
真正的年味儿,不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而是藏在家人的欢声笑语里,藏在每一个平凡而又温馨的瞬间。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节省一分钱等于得到一分钱。”在过年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更应该理性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让过年回归它原本的意义,才是真的团圆、幸福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