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交易
为什么会有交易发生? 从教科书上,最开始是你手头上有某样物品, 但是想要另外一种,于是乎你和有这个物品的人(或者中间商)进行交换, 以得到你想要的物品。 现在意义上交易, 已经大大超过这样的范畴,在金融交易中尤为突出, 各种各样的人粉墨登场,奔着各种目的,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为了最原始的目的和需求:为了拥有更多、或者更少某样物品; 这里绝大部分人是为了逐利而来的 --- 人为财亡,鸟为食亡。还有少部分人为了规避风险的。 交易场里基本有这样几类人:
生产者
顾名思义, 生产某种产品的人, 比如商品,小麦,石油, 或者货币/股票等生产者、持有者等
消费者
消费想获取如上物品的人
套利者
他们其实不想真买卖这产品,只是想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人,我们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的人!
做市商
The market maker brings together buyers and sellers. He creates a market where it might be difficult for them to trade directly. He doesn't require the produce himself, nor does he have a view on the direction of price change; he is the middleman. He makes the market more efficient and helps to ensure prices reflect supply and demand
做市商(Maker),又称为造市者,指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独立的证券交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只证券的买进和卖出,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没有这个Maker就不可能有这个市场。就像买卖菜没有菜场,下面就没有办法玩了。 有很多场外的盘, 其实是自己做市的,想像菜场外面蹲点的小贩子(城管来了得跑), 就好像我们国家是不允许*赌*博, 但是没有赌*场了吗? 互联网是不可以玩彩票, 那一元购呢? 合乎法律还是合乎情理,很多事情的界限没有明显的区分。
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称作“专家”(Specialist),在香港证券市场被称作“庄家”。做市商制度在香港称作“证券庄家”制度。
与“报价驱动”的做市商制度相对的是“指令驱动”的竞价交易制度,例如连续竞价交易制度和集合交易制度。
做市商制度的优点
1. 强大的定价功能:做市商能够长期跟踪证券价格的变化,凭借专业知识对证券的市场公允价格作出判断,提供最有参考的报价。
2. 增强市场的流动性:采用做市商制度以后,投资者可以在直接与做市商进行交易,不需要等待或者寻找对手方。
3. 推动市场不熟悉的证券的推介,降低新股发行成本:投资新兴产业的股票往往需要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股票进行准确的估价;做市商的双向报价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市价的参考。
4. 推动大宗交易的达成:做市商本身适合成为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交易的交易对手。
如何交易
上文说道, 现在基本已经没有物物面对面交易了,大部分都电子化了, 比如以前股票都需要登记记名, 现在都换成一个数据库记录的修改了, 这也大大节约了费用; 这样的便捷, 也让你频繁地换手,交易商表示非常开心, 想象如果还需要拿个本子去登记下, 恐怕交易也就没有这么频繁了, 市场波动也就小了, 这个是后话, 但是这里的交易还没有达到你想像那么便捷, 不是你想买包烟那么随时,随心,随地。
现在大家进行交易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
经纪人(Broker)
就是帮别人买卖的代理人、中间人、经纪人(或实体),其代理人收入是靠以买卖产生的佣金为收入, 最好理解就是我们的房产中介! 在金融系统中, 这里很多时候是个人, 或者小的团体没有资格和做市商交易,所以需要一个中间的经纪人, 可能你钱太少, 信誉不够。
交易所(Exchange)
这个大家比较熟悉, 上证,深圳交易所, 纽约交易所,芝加哥,伦敦交易所等等
场外交易(OTC)
为什么叫场外, 这个和交易所场内相对应的, 场内交易限制比较多比如, 需要是交易所的会员,有固定时间, 固定的产品, 那么有的人想赌投资更方便的, 就选择场外了, 但是现在场外也不是法外之地, 更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比如金融危机后的 Dodd-Frank(《多德-弗兰克法案》)法案 等, 其实为我们IT团队带来了很多的项目, 需要感谢这位素未谋面的好同学。那么场外交易是不是就是不好呢? 想像上面的例子, 菜场外的菜贩子,那天下班晚了,菜场关了,哎,外面贩子还在!
流动性,价格,杠杆
交易中需要时刻关注的三要素。
流动性
当市场上,买卖的人很活跃,可以成为流动性很好, 反之流动性差, 强流动性带来的好处:
1. 更优价格
2. 点差更小, 可以想像跌停,涨停其实是点差无限大,因为买、卖另外的一方不存在
3. 产品信息披露比较多,热门产品消息比较多,传播比较多,噪音也许也更多,你追涨杀跌看看
4. 随时买卖
流动性可以说是交易的本质, 产品么有好烂之分, 只有流动与否? 没有流动性,一潭死水,就没有价格上面的好坏之分。 一个交易平台最怕是没有流动性了, 这意味着市场停滞了,没有了买卖,就没有手续费等等后续的利润可能。
价格
价格,虽然是日常接触最多的概念, 但是其实价格的形成是一套非常非常复杂的机制。
1. 交易所价格
交易所价格是最标准的价格, 或者说价格的源泉, 比方说招商银行(600036) 2017/10/25 10:25 价格26.49 是一个永远唯一的价格,交易所价格由下面参与者, 把自己愿意出的买、卖价格报上去聚合而成的。
2. 经纪人价格(或其他价格)
根据交易所的价格,外加自己的一些根据买卖家微调。
对于一些没有中心的交易所的产品价格如何判读,比如外汇, 其实各个盘的价格都不一样。但是整体的趋势是一致的。
杠杆
杠杆可以说即是天使也是魔鬼, 平时大家接触的 Spot trade(现货贸易/现货交易/即期交易), 比如买卖A股, 是没有杠杆的, 于是乎,如果你投资失利,其实还能剩点渣; 但是一旦加上杠杆(或融资融券)后, 你可能会血本无归,还背上一身债务(好像大部分都是!-_-!); 当然你也可能一夜暴富。简单比方:100倍杠杆。 你有100块钱,你可以建一个价值10000块的仓位, 如果上涨1%, 其实你收获了 10000 * 1% = 100 块的利润, 也就是账目涨了100%; 但是如果下跌1%, 你已经亏得分文不剩,如果下跌2%呢, 你倒欠100块。 当然很多时候券商不会让你亏到这么多,因为很有可能你还不起,拍拍屁股走人了; 当到达警戒线附近,券商会打电话给你: 哥们你得补钱了, 要不就得给你清仓了。这也就是margin call, 其实在不明觉厉的情况下以各种名义增加杠杆进行你的投资,都是不太明智的。在现阶段老百姓其实只有买卖房子可以加个3倍杠杠, 但是现在炒房子好也需要仔细斟酌下哦。
交易成本
表面上的交易成本很好理解, 就是佣金。 现在竞争非常激烈, 可能低到万五、万三的水平;但是这个仅仅是整个交易成本里面占比最小的部分; 而且现在很多平台甚至推出零佣金交易, 然而这个是真的吗?当然不完全是,否则他们喝西北风去?更多的隐形的成本: 比如点差、滑点、机会成本、 当然更重要是时间成本! 所有过程中的成本都会分摊到每一笔交易中, 券商每个席位的会员费, 人工,办公, 结算清算系统, 风险监控里面的花费等等。如果你融资融券(杠杆), 还需要付出利息,隔夜费等等。
更详细可以对照下面可更直观
1. 做市商到交易员之间的时间差
2. 机会成本, 买、卖不掉
3. 消息泄漏
4. 信息不对称; 这个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多
5&6. 滑点, 点差等
概述
三个女人一台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交易,从大部分逐利者角度, 有波动就有赚头,当然你是刀口舐血,过了上顿没有下顿, 还是如巴菲特成为一代传奇,还得看你自己造化, 好在这不会讨论如何具体的投资理财赚钱!我们只讨论比较容易量化的技术相关的东西。
当今大部分交易系统都已经电子化了,还有么有电子化的吗?有!需要文件互相寄来传去的---可以想象这样比对的痛楚了,每个系统都有遗留的资产, 比如30年前的合约,那个时候也许传真才是最先进的呢! 所以摩根大概有百人的印度团队每天用肉眼扫描、校验这些文件, 隔着屏幕你也许都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酸爽。 电子化给投资带来了便捷,但是也带来诸多风险, 特别是算法自动化交易的参与,给整个系统带来诸多不稳定性,大家可以查阅一些由于计算机导致事件。 也许不远的将来都将是一群机器在角逐, 这个当然是后话, 基本的套路、规律还是最初的, 本质也许从人类有交易历史开始没有太大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