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默已然成了一种习惯,融入了生活中。看见也好,看不见也好,如今却不想再说一个字,或者说因为懒的缘故,说一个字需要力气,需要肺活量,说出来之后却觉得累,累是需要成本的,而这个成本跟自身的身体相联系的,可看看周围,如今谁有在乎谁呢?当然现在谁都不在乎谁,原本一个很简单的事或办法,若加入了一些自身的复杂的因素或者想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再也不简单了,这个情况谁都不例外,除非脱离了这个圈子、这个环境、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但是生而为人,却无法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1
从小就不怎么出声说话,总是喜欢看着大人说话,听他们说话,曾经有过疑问,但是,当时也没有人理这个毛丫头,也没有谁答疑解惑,大人认为毛丫头应该懂什么,问这么多干什么,至此内心深处憋了很多为什么,却从来也没有问出口。初上学,除了对书本知识“唧唧喳喳”外,但是书外的知识却没有人答疑,曾经问过一起的同伴,他们都不知道,当把渴望的眼光转移并停留在老师的身上的时候,仍然无解。那个时候,老师是不太关心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的任务只是为了完成教书任务从而得到业绩,并不想节外生枝地侃侃而谈。幼小心灵的那扇门自此关闭了,再也没有打开过,即使在后来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么几个体贴的老师,但是,总是望而却步,很多事情都不再开口说了,根源在于关闭的门却不是那么好开的。
2
在半个社会里,所学的知识不得不与外打交道的时候,曾一度冲破了默的条条框架,沟通交流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基础,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些都是从亲身的实践而来的,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学到的却是皮毛,而那些皮毛都是假象,掩盖了最深层的罪恶—人类的本性,一直以来所信奉的正义也好,公平也好等等,所有冠上正气的名头都是属于书本的,却不属于这半个社会的,得到了这个认知后,再度缩入了“默”的龟壳里,原想着离开了,这些都不存在了,怪天真无知的想法,可最终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半个社会就是半个江湖,这些江湖气息充斥在整个社会里面。
3
初入社会,犹如一张白纸,面对诸多变化,无法辨别,却不得不问,开始逐步缓缓地走出“默”的龟壳,本着负责的态度,总会做着“烂好人”角色,可谁知“直来直往”却惹人不满,最终埋下了祸根,这个祸根越滚越大,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却无法还击。江湖气息无处不在,抱团抱圈比比皆是,然而,单薄的力量如何能与抱团的力量相抗衡,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是这个时代下的“牺牲品”。当与这个时代的风气相悖时,就会有无谓的“牺牲品”,原就徘徊在 “默”的龟壳因外力或不安全因素再度缩入到里面,选择了逃避尘世。
4
“默”主宰了所有的话语权,以前说多错多,现在不说却显得内向和沉闷,以前苦口婆心地劝解着,却无人理解,现在却冷眼旁观,以前说多了成了长舌婆,惹人人厌恶,现在却显得高冷。在埋下祸根的影响下,“默”终究还是“默”,对于很多事有看法,选择埋藏在心底,压实在心里,不主动去说,不主动去关心,不主动去建议,说起来还真有点可笑的意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是为了心里那一片“净土”。没有尘世的纷纷扰扰,没有尘世的烦恼,万物具静,仍然逃不过一些肮脏的伎俩,毕竟人是离不开环境而独立存在的。
5
在“默”的影响下,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却透漏着一丝一缕的联系,无论怎么关闭心灵的窗口也好,无论怎么避开尘世也好,总会殃及池鱼,却终究还是被这一丝一缕拉入其中的火海,试问火海能烧多久?能伤痛多久?一天?一个月?一年?谁都没有办法预计,就算离开了这个,逃离了这一个,还要下一个,还有下下一个,这就是环境的连带效应,看吧,根本无所遁形,只有无所畏惧的面对这一切,微笑坦然地接受,方可乐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