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开顺风车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一件事:洗车。一般的私家车,用不着每天都洗,一方面是因为跑得没有那么勤车不容易脏,另一方面自己的车自己开自己坐,就算车身就点脏,只要自己不介意,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出租车、网约车可不行。它们每天要面向乘客,必须保证车身内外的干净整洁。否则遇到挑剔的乘客,给个差评或者投诉是完全有可能的。网络车的评价体系里,有“车身是否清洁”的选项。我所开的是顺风车,同样也要每天洗车。为了找到经济实惠、简单方便的洗车地点,我动了不少脑筋。
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几乎不会去专业的洗车店,一来费用高,二来可能要排队。一排队就会耽误时间,影响生意。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洗车店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在市场一些偏僻的位置,晚上10点种以后,会有专门为出租车和网约车同司机服务的临时洗车点。这类洗车点通常在靠近水源的路边,旁边摆放一米高左右的大水桶,用一台小功率的抽水机与水塘相连。多数是夫妻二人搭档,男人手持高压水枪,女人拿着大毛巾或者一块大海绵,擦擦洗洗。动作麻利,手法娴熟。
这样的临时洗车点,虽然也会排队,但洗车速度快,通常三五分钟就能洗完一台车,收费也便宜,每台车十块钱。因此,很受欢迎。收班的时候,如果路过这样的洗车点,我也会顺道洗个车。
洗车人虽然每天都会按时出摊,但司机们在哪里洗车、什么时候洗车则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若是乘客刚好在这里下车,附近刚好有洗车点,且洗车的队伍又不长,便会在这个洗车点洗。几个“刚好”同时满足属于小概率事件,总不能为了非要在某个地点洗车而耽误了生意吧。因此,洗车人和车主通常都不熟悉,洗车的过程,除了问价基本也不交流。但我却与一对洗车夫妇做过一次愉快的交流,因此还记得。
那天晚上,我送完最后一位客人,开着空车准备回住处。在一个高大的路灯底下,看到一个临时洗车点。一对男女正在洗一台出租车,我将车子缓缓停在出租车后面,下了车,说一句“洗车”。男人看了我一眼,点点头说:“要得,马上。”
老乡!有略有些兴奋,但是没有作声,站在一旁默默看着他们洗车。这是一对30出头的男女,都穿着雨鞋,男人瘦瘦的,穿一身蓝色粗布工作服,像是工厂里的产业工人;女人微胖,样子颇耐看,穿一件浅绿色上衣外面罩着不带帽子的半透明雨衣,手上戴着橡胶手套。
们们洗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坐在一旁的塑料凳子上吸烟。不等一根烟吸完,车子就洗好了。车主猛吸两口烟,将尚未完全吸尽的过虑嘴扔在地上,踩上一脚确保烟灭了。快速来到车旁边,满意地给过钱,开着干净整洁的车扬长而去,迎接下一位乘客。
轮到我了,我把车子往前挪了几米,停在刚才出租车的位置上。男人开动高压水枪,瞬间清冷的河水喷了出来,浇遍了车身,女人开始洗车。我站在一旁同男人搭话。果然是老乡,我们用家乡话聊了起来。
聊天中得知,夫妻二人都是乡下人,三年前拖家带口来到这个城市。男人不会手艺,因此只能干体力活,收入也不稳定。半年前看一次偶然的机会,男人看到有人半夜洗车,夫妻俩一商量决定试试。他们买了水桶、抽水泵等工具,这一试就停不下来了。一晚上赚的钱比自己打零工还多,后来为了休息好,把白天的工作也要辞了,专门洗车。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养活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
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洗一台车按5分钟算,实际可能还用不了。这样一小时就能洗12台,一个通宵不休息,如果能连续工作8小时,就能洗96台车。每台车10块钱,那一晚上就是960元。除去电费,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平凡的劳动者往往令人敬佩。在这样的大城市,即使没有手艺、没有学历的人,想要养活一家人,只要肯动脑、肯动手,也总是有办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