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公号的几点体会

我读公号的几点体会

作者: 蓝柿 | 来源:发表于2019-10-26 03:16 被阅读0次

在拥有智能手机的这几年里,我看了很多公号文章。有垃圾,浪费了我的时间,有我自己喝或被灌着喝的鸡汤,也有醍醐灌顶的好酒或调理我思想脉络的好药。这里,就我看到的公号网文,浅显地聊一下我的体会。

1、讲别人的故事

这类文章锁定励志。从街头老百姓到社会精英,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到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写作者提炼出有利于中心思想或烘托主题的信息,屏蔽掉其他“无用”信息,得出自己或读者倾向性的结论。

励志文就是鸡汤。鸡汤文也分档次。写得烂的“鸡汤”是用鸡精直接兑的,好一点的是用饲料速成鸡来炖,用走地鸡熬的鸡汤是一碗好鸡汤,而最高级的鸡汤应该来自山林里的野鸡,味道好,富有营养。

“拾遗”公号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拾遗君写一篇文章要查几十万字的背景资料,他文章内容的覆盖面全,信息量足,很多内容是其他地方没有披露的内容,让读者有新鲜感,阅读起来感到满足。“拾遗”内容不肤浅,观点取向正向,一直保持很高的阅读量。

拾遗的读者“有点文化”,但毕竟是大众,有些观点流俗,可以说是中庸。我读多了它的文章,感觉它的行文在取悦读者,对它的惯用语言也有厌倦感。待熟悉了这个公号,能推断出文章最后想说什么,有怎样的结论以后,拾遗对我不再有启发。因为可以从中了解社会热点,我还会偶尔读一下。

随着微信发展的成熟,网民的口味比微信诞生初期要好些,曾经套路泛滥的鸡汤文现在不那么流行了。人们会有选择地看一些有内容的东西,对热血沸腾的打了鸡血式的结论不感冒了,那些1+1=2的文章也不再狂转了。

现在的人们可以稍微清醒地看文章,但很多人还是逃不掉单一程式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给人贴标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审判谴责社会现象,本身却没有能力去剥析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发生原因,很多人甚至连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都没有。转述者是否在撒谎,描述是否符合常识和逻辑,这些如果辨别不出来,读下去就被带进了坑。如果思维陷在坑里,在加上自身的思维固化,读文章只会自我选择去验证自己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样读不会有什么价值,只是在泥潭中滚泥鳅玩了。

2、拆人拆书

有一类公号是重新讲述历史人物或事件。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人物,对其背景进行一番调查,下功夫做足功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串起来。有些书也是作者在自己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再给他人讲一遍。这种讲故事的公号就好像在讲评书。如果“口才”好,能呈现出人物原貌或原书的原汁原味,讲得精彩也是有趣的。

3、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最抓眼球,能短时间获得很大阅读量。热度越高的时事八卦新闻,人们越喜欢看。即使没有什么含金量,也能满足人们的极大好奇心。这些热点内容本身就是这种文章最有价值的“噱头”,用来满足眼球的偷窥欲,甚至有时候连观点和立场都变得不重要了。

这种公号有时候会遭遇事件反转带来的尴尬。新闻事件常常被遮盖,常常还没有弄清真相就被披露出来,暴露在公众眼前的并不是事件的全貌,如果没有鉴别力就跟风评论往往容易自我打脸。没有弄清真相就抛出观点,结果只会错误引导舆论,让浑水更浑,甚至助纣为虐。违背事实,与真相大相径庭的文章在网上就像没洗干净的内裤挂在桅杆上,成为愚蠢见识的证明,好尴尬。

4、自娱自乐

公号如果为了赚钱,会想法设法增加阅读量,可以不惜取悦市场,迎合他人。这是用文字来做买卖,这是写文的功利性。

但写字真正的快乐还是在娱己,写自己的东西是写作最本质的意义。书写内心真实感受的文字,其本身就充满价值,因为它传达了真意。

那些自言自语式的公号对于作者本人,对于想了解他的人就有了其存在及其阅读的意义。

有个公号叫“亘园”,文章里有许多对建筑及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就是纯粹在写自己的东西。这个公号对作者来说就是一个记录本。作者甚至根本不关注读者,即使有人阅读,他也不渴望知音,因为他的东西太曲高寡合了。他自己也知道,没有几个人能接收他文章中的全部信息或真正意图,他太博学且有独立思考了。

他写公号是因为:我表达,我快乐。​他真是99%的自娱自乐。这种公号实在是太清高了(此处的“清高”是中性语气)。

还有一个作者叫黄泰。他对“悟道”的主题写了几十万字,目前还在写下去。他文章的阅读量只有140~160,但非常稳定。你可以说阅读量可怜,但这些人却是他的铁粉,一直风雨无阻跟读他更新的每一篇文章。用黄泰自己的话来说,这些读者是他的受众。

黄泰本人写“悟道”,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爱不释手,一会儿左看右看,一会儿放在手中不停地把玩。他从不同角度去描绘这件工艺品,洋洋洒洒下来,竟然热情如故,且思如泉涌,永不词穷。读他文字的人从他万花筒般的描绘中看到不变中有万变,每每转动一下,就有一番美妙的呈现,于是觉得饶有趣味,毫不生厌。

黄泰本人对阅读量没有任何期待。他首先是为自己写,在自娱自乐,就像自己在钓鱼一样怡然自得。他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小群人在驻足观看。这一小群人可能无法参透钓鱼者的境界,但从钓鱼者的举手投足里,领悟得到钓鱼的点滴技巧。

如果有人从黄泰的文字中拾得一两个麦穗,或者联想自己的经历从他的文字中幡然醒悟,做一名钓鱼者,那黄泰本人应该是非常欣慰的。

黄泰本人不喜多言,只是安静地钓着他的鱼。围观者也不语,静静地看着他钓鱼。

作者如此超脱,我既羡慕又佩服。

还有一些公号出自专业人士之手,作者的学术背景非民科能同日而语。那些文章里的内容是精深知识的集合,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多新发现。

但说来说去,文章最宝贵的还是思想。那些独立思考后出于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自己下的蛋。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现实的批判,这些见解充满着对人性熠熠生辉般的思考。那些自己的观点才是真识灼见,在自我发光的同时,照亮了别人,像星星一样光芒四射。

宇宙万物,惟思想是光,在人类历史的长空中划出一道道闪电。

相关文章

  • 我读公号的几点体会

    在拥有智能手机的这几年里,我看了很多公号文章。有垃圾,浪费了我的时间,有我自己喝或被灌着喝的鸡汤,也有醍醐灌顶的好...

  • 读史的几点体会

    血气方刚时,崇拜奸雄、枭雄,谁恶毒,谁不择手段,谁无所不用其极,谁拥有“雄才大略”,最后“功成名就”,喜欢谁。今天...

  • 怎样编辑公众号?

    怎样编辑公众号? 相信老师们已经学会了编辑公众号,使用公众号发布文章,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使用公众号的几点小体会 第1...

  • 2022-02-03大年初三:一日三餐缩成两餐

    昨晚,小青年更新完公号文章,出去跟同学聚会。 出发前,我叮嘱他不能太晚回来,他说知道。至于几点算太晚,几点是界限,...

  • 几点体会

    1、 当我在群里说自己曾踢老婆一脚时,没有人肆意的断章取义而辱没我(侧面说明群内成员的素质是蛮高的),令我十分感动...

  • 几点体会

    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好当天要做的事。 重要事项的沟通尽量用邮件。 阅读、经历、思考、收获,尽可能的写出来并形成...

  • 几点体会

    学习意象对话做成长刚好两年了,从一无所知,到慢慢有感觉,再一步一步深入,发现成长真是个漫长的事儿啊,而且是这...

  • 几点体会

    1,时间过去了才发现它在加速。 在这之前,如果预估做一件事要花三四个月,半年,就觉得这时间非常漫长。但时间真正过去...

  • 几点体会

    时隔多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兄弟县区作为评委参加面试工作。有几点体会: 一、关于组织 1、评委的选择。异地、专业是...

  • 读《经济解释》的几点体会(1)

    2017年6月26日收到张五常的著作《经济解释》,到今天2017年12月9日通篇读完,将近半年的时间内断断续续地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公号的几点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zj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