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事,宝鸡探亲,到附近景区石鼓山游玩。去时是晚上7点,已临近黄昏。车停到景区停车场,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几层高楼,据说楼下是博物馆,看起来很大气。
看起来并没有,水泥石板什么的,我猜测可能是榫卯结构,细看之后,发现我没有猜错,只是不知道是全部,还是部分。难得近距离观察一下,感觉很棒,对中国人更加喜爱了。
面前是一个广场,视野开阔,看上去好像,一瞬间自己距离天空,都近了一些。据说世界上有两个最深邃的东西,一个是夜空,一个是人性。
庆幸的是在今年,在这段时间,我接触到了这两个所有。了解人的心理,学习精神分析。看着这个,当下的天空,蔚蓝迷人,石鼓楼的对面是几个正在祭祀的雕像。
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这件事情似乎写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景区都有祭祀古人的,石碑或者是雕像,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信仰祖先,而不是各种神明。
看着这群恭敬、肃穆的人们,想象他们当时杀牛宰羊,祭祀的场景,好像那些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继续向前走,路旁有盛开的茉莉花,芳香扑鼻,还有两朵小花,看上去很是鲜艳。尝了一下摘下的茉莉花瓣,有点涩,又有点古怪的味道,好像之前并没有尝过。
接触大自然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用五感去体会,眼耳口手心,去感受,好像这个世界还挺美好的。虽然今天走路多,脚和腿都有些疼。
茉莉花开得很小,很精致,但有一股味道。其实也有很大很漂亮的花,给它们拍照留作纪念,避免花谢了,都找不着了。美好需要记录下来,等以后慢慢回味。
转了一圈,碰到一个雕塑,特别高的立着的一个人,其实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于是就找旁边的介绍,原来是周公。也是今天,我才知道周公姓姬叫旦(鸡蛋)。我觉得我的一生,都不可能忘记周公叫什么名字。
哈哈哈,之后回到原点石鼓山,看到了一排的石刻的雕像。看上去描绘的是,一个古代的帝王在指挥,一些工程。也就是古代的生活场景。
包括宣读圣旨,然后一些农民在劳动,还有一些人骑马,远处的房屋,近处的正在骑马的人。然后我发现的石刻中的每一个人,长的都是不一样的。
远小近大,是西方绘画中有名的透视法,为的是彰显一幅画中的立体感。让这幅平面的作品有立体的感觉,而二维作品有三维的感觉。
前一段时间,看陈丹青的《局部》。有一种想法,很想去意大利。去看一下真正的湿壁画,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我看到这幅石刻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不需要去西方。不需要千里迢迢去到意大利,我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作品,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发现。
为什么没有发现呢?很有可能是,当时我不具备欣赏,这些作品的能力。而现在站在这幅石刻面前,看着曾经的帝王将相,看着那些辛苦建造的城市、繁华和文明。
然后再看看远处的霓虹灯,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起点。这一路兜兜转转,然后再回到起点,突然想到这次旅行,有什么意义,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有什么意义。
我想自己给它找意义,然后这样下次就知道,旅行到底需要些什么。旅行就是真实地碰触到大自然,至于真正有什么意义,需要自己体会。
而对我来说,这次的旅行就是远离喧嚣,安静下来,散散步。看看蓝天,看看榫卯结构的石鼓楼,看看中国本身就有的,一点都不逊于西方的绘画与雕刻。
没事散散步,看看大自然,人间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