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中期至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更是整个华语电影的黄金时代。
总觉得当年的潮流并未走远,那一部部经典的光影故事,却提醒着人们流逝的时间。
那时的光影丽人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金庸
金庸笔下有两位众所周知的侠女:
一个是黄蓉,另一个是小龙女。
一个聪明过人,一个美若天仙。
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女子,
其实是有原型的。
她就是“长城三公主”之一的香港演员
——夏梦。
夏梦
夏梦是50年代左派电影的绝代佳人。
她一双丹凤眼,流转着属于中国古典美人的风韵,立体的五官,更衬托出几分活泼与俏丽。
影迷们更愿意说她是“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于中年人,不要说看过她的电影,即便是听过夏梦女士名号的也不算多数。
的确,对许多人而言,她应该是很有距离感的。
但大家一定听过这首歌:
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太久太久
你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
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
——乔羽作词的《思念》
上世纪80年代,缘于乔羽与夏梦的一次偶然相识,才有了灵感写下了这首歌词。
夏梦原名杨濛,出生于上海的文艺之家,后迁居香港。
她十分热衷戏剧表演,尤其钟爱莎士比亚的作品,夏梦这一名字,就是从《仲夏夜之梦》里得来。
她练得一笔好书法,写的一手好文章,还喜爱体育运动,中学时就成了全校篮球队的主干,后来成了电影明星,仍旧没有放弃运动。
艺术的熏陶和运动锻炼使夏梦出落得亭亭玉立,面貌清丽脱俗,气质优雅。
1950年,夏梦加入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她的第一部电影是《禁婚记》。
初出茅庐的夏梦,将三十出头风韵犹存的少妇,饰演得惟妙惟肖,从此一炮而红。
之后她又主演了《娘惹》、《孽海花》等多部流行一时的电影,20岁出头就成为了电影公司的台柱子,风靡了整个香港。
著名媒体人董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夏梦像演员不像明星,是在讲故事不是在摆姿态……戏台上银幕里一出出悲欢离合终归如梦似幻,只剩夏梦依旧。
夏梦可塑性极强并且戏路很宽,任何角色都能演绎的得心应手。
古装
时装
民国装
甚至是戏曲诸片种,均是手到拿来,游刃有余。
50年代末,《长城画报》主办的“香港国语片十大明星”选举,夏梦高票夺得了榜首。
她经常出现在流行的各大娱乐画报封面上
当时还有着“美国有梦露,香港有夏梦”的说法。
她被执导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著名导演李翰祥这样称赞:“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 、陈思思
夏梦标志性的搭配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夏梦装”,oversize大毛衣、格纹九分裤,放现在,也还是时髦得不行!
很快,夏梦的名声就从香港传到了大陆。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上海滩,就曾有“千方百计为一计,三日三夜为一夜”的说法。
“一计”指的是陈思思主演的《美人计》,而“一夜”便是夏梦主演的《新婚第一夜》。
为了看一场电影,不惜排上三天三夜的队,足见人们对夏梦痴迷到什么程度。
1957年,作为香港电影界的优秀代表,夏梦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接见夏梦(小平爷爷在后面)
右起:王人美、黄宗英、岳慎、夏梦、周恩来、黎莉莉、邓颖超、舒绣文、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石联星、于兰、胡朋。红圈中的即是夏梦
据说林彪在1971年叛逃的前一夜,在北戴河官邸放映了一部电影——夏梦主演的《甜甜蜜蜜》,这是他一生中看过的最后一部电影,之后就带着家眷奔向了山海关机场。
但如果你以为夏梦的走红只是靠脸,那可就错了。
她演技精湛,同时严格自律,拥有着自己的处世哲学。
她从不恃外表而自傲,出道起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为人剪彩、不应邀外出吃饭、不拍内容不健康的戏。一言驷马难追,此诺信守终生。
正是如此优秀的夏梦,吸引了众多推崇者的仰慕,爱慕她的精英才子不计其数,其中,已故导演岑范为了夏梦终生未娶;还有一人,他就是金庸。
金庸极其爱慕她,沉醉得如痴如狂,苦于在生活中难以见到夏梦,他不得已才想到了“卖身”这个绝招,到长城影业公司当编剧。
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鬟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金庸在当编剧时,为女神量身打造了一部古装片《绝代佳人》,虽然论剧照可能是夏梦最丑的一张(好像知道金庸追不到女神的原因了),但也成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
就算夏梦已经结婚了,金庸都还继续追求,对此她非常不屑,只说了“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便了断了才子情缘。
金庸只好借笔抒怀,把自己魂牵梦绕的夏梦写进小说里。
我们熟悉的那些惹人爱怜、使人惊叹的女主角身上,都有夏梦的影子。
之所以有香香公主、华筝公主、建宁公主,全是因为夏梦当年的外号就叫做“长城大公主”。
金庸与夏梦
她的爱情来得不早不晚,刚刚好。当时夏梦正在拍摄《姊妹曲》,导演组缺一个扮演教师的演员,正巧林葆城无意间路过。
这个普普通通的商人,本就爱慕夏梦,于是自我举荐,在里面客串了一把,最后结识了夏梦,俩人相知相爱。
22岁的夏梦与林葆诚结婚,俩人彼此珍惜地互相善待了一辈子。
当时,《明报》曾以罕见的头版全版报道
后来有人问她,为何要选择林葆诚为夫?
夏梦说:
旁人总爱恭维人家,尤其是对自己追求的对象,可是亚林(林葆诚)就没有这一套。
他直肠直肚,有一句说一句,我就欢喜这样的性格。
这是一个活得通透的女子,对感情有自己的主见,对事业亦是如此。
拍了17年电影后,34岁的夏梦选择同丈夫移居海外,合办了一家制衣厂。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人不能要求太多,要学会见好就收。
1980年夏梦重回电影界,成立了青鸟电影公司,先后监制了《投奔怒海》、《似水年华》和《自古英雄出少年》三部影片,都很卖座。
她知道,电影是合作的产物,她提携过很多新人。如刘德华、斯琴高娃等。
似乎温馨的日常生活才是她人生的主心骨,工作几年她便要回归家庭当中,退居幕后的夏梦,仍然保持着一份岁月带来的从容和优雅。
中年的夏梦,仍然美丽
她的身上没有红颜薄命的诅咒,年轻时候是如梦似画的女子,老了又好比清风般优雅自信。
晚年,她生活在加拿大,看淡名利,深居简出,享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鲜少露面。
鲁豫采访夏梦
她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是2015年。
这一次,夏梦荣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生成就奖。
尽管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到场,但远在香港家中的夏梦,仍以一段录像,向颁奖现场的观众分享了她的获奖感言:
“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给我送了这个沉甸甸的奖杯,上海是我出生的地方,电影是我一生的梦想。
有了这两样我就觉得非常幸福,因为电影记录了我最美好的时光,把我介绍给观众,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能认识我,还能收到来自故乡的奖杯,谢谢电影。”
2016年11月3日,她以83岁高龄走完了绚烂而独特的一生。
伊人已去,芳华犹存。她的电影人生,是香港电影史的缩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中,一代影人的人生写照。
她因美貌而传奇,却重新定义了美貌的含义。
斯人已逝,挽影缅怀。
谨以此文,纪永远的仲夏夜之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