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21944/50c1218dcc77b285.jpg)
万一哪天我没了,谁来惦记我这仨姑娘
今天家里的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现在还淅沥的下起了小雨,尤其冷了些。我妈我俩在家,着手包起了酸菜饺子(更准确一点说,是我妈自己包起了饺子)。想起在洮南陪读的大姐,我妈就多活了一点面,又想起还有个不吃酸菜的外孙女,就又活了另一种肉馅,想着我姐夫一会回洮南的时候给她俩带去。唠唠嗑,我妈就说起了小标题的话:万一哪天我没了,谁来惦记我的仨姑娘。突然就觉得触动了自己哪一根敏感的神经,就想敲点啥,说说我妈这样的女人。
我妈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年逾五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印象中我长这么大我妈就没留过长头发,基本不用化妆品,矮胖的身材,说实话,我妈年轻时也不咋好看(幸亏她懒得看我写的)。但据说我爸年轻时长得就比较俊,算我们屯子里相对优秀的小伙儿,但因为我奶奶去世的早,加之家境不好,自由恋爱的几个对象,也都无疾而终。我妈和我爸是经我姨姥介绍在一起的,据我妈说,他俩结婚的时候是用马车送的新娘,彩礼少的可怜,寒酸到连一张黑白的结婚照都没有,但就这样,我爸把我妈娶进门已经三十多年。
因为我奶奶去世的早,我妈进门几乎就承担了这个家里女人所要做的一切,三个男人(我爸我爷我老叔)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结婚的第二年就有了我大姐,两年有我二姐,又两年又有了我,三个丫头,想要儿子终究不得,但我妈现在经常庆幸自己当时不争气的生了三个姑娘,到不是因为我仨够优秀,而是觉得没有让她不省心的吧。可能父母大抵如此,生下来的就是最好的吧。
为人妻 为人母
家里我爸是绝对的一家之主,没人可以撼动的地位,村里我爸也是公认的聪明人,相反我妈就是大家眼里的实惠老实的代表,可能这样的组合比较配。我爸干农活绝对的数一数二,但相对下来,家务几乎不太动,我妈虽然养了三个小棉袄,但家务却没有减轻一点点,她常说,懒妈的女儿最勤快,勤快妈就生养懒姑娘。也的确如此,但凡我妈在家,我们仨几乎就饭来张口了。而事实上,我妈不在家的日子真的是寥寥无几,因为这个家里离不开她,家里的鸡鸭鹅猪,还有我爸。我二姐嫁到山西两年了,结婚之后我妈就没去过,但我们都懂,她的惦念却因为距离有增无减。
我妈好像没有什么爱好,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在我们仨不在家我爸又打牌的日子里,她成了微信群里最活跃的人,每天希望有人和她唠嗑。手机成了她无聊时的一种寄托。
忘了是谁说的,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本能,儿女对父母的孝顺是觉悟。我妈是个本能很强又觉悟较高的人,我爷今年80有余,在他能干的年纪都在我叔家效劳了,按照我们村里的规矩,在他年迈时就应该在我叔家赡养,但我叔举家迁往外地,我爷就留给我父母赡养了,尽管开始时我妈也颇有微词,但当老人真的在她身边时,她是绝不忍心置之不理的,相反,我爷被照顾的很好,我将之理解为良心。
勤劳,善良,最常见的形容词了,但想想我妈真的是诠释的很好。女儿,妻子,母亲,她尽心尽力的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却唯独活的不咋像个女人,她在每一个角色切换中来去自如,却唯独忘了自己走近女人的角色,但她乐此不疲。
我确信,她不是不想活得像个小女人,只是角色太多,无暇触及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