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腾盛世辞旧岁,新年华章谱新篇。
由央视动漫频道精心打造的动画片新作《敦煌的故事》即将于龙年大年初一(2月10日)21:10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大美敦煌再次以动画的形式活了起来。
《敦煌的故事》选取敦煌历史上能够代表敦煌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和创作源泉,贯穿“美美与共 包容合作”的主题,通过生动多样的动画形式,再现千年敦煌的盛世风华,带领观众感受敦煌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

内容奇趣包罗万象。该片内容取材于敦煌壁画、藏经洞文书、古遗址、考古文物以及历史和传说等,经过适应现代审美的通俗化改编后,凝练出13个最能体现敦煌多元文化融汇与碰撞的故事,在保留敦煌故事原汁原味的同时,凸显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让小观众们真切感受到敦煌文化独特魅力。故事囊括西域传奇、壁画艺术、乐舞文化、中西交流、石窟艺术和文化传承等不同主题,讲述了仓慈、玄奘、敦煌画师、边塞诗人、舞伎等人在敦煌存在过的历史痕迹,再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交流盛况。

数字化手段再现中国审美。敦煌壁画的神仙配色流淌着东方美学的基因。每集动画的美术风格各具特色,借鉴了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包括水墨动画、皮影戏等,更美地展现敦煌文化的灿烂多彩。例如《阳关故人》篇的水墨风格彰显了边塞诗和大漠风光气质;《五台山图》的故事带有神奇色彩,融合了插画技巧,借鉴了壁画中山川人物的造型风格与配色,观众可以感受到置身于壁画之中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古色古香具备沉浸感。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故事情节,每个剧集都匠心独具地进行了单独的音乐设计。片头和片尾曲兼顾了多年龄段观众的需求,节奏变化丰富,婉转悠长。通过古琴、琵琶、笛子等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悠、转、低、亢的旋律中,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的千年历史沉淀。
优质的创作团队。本片制作团队除央视动漫集团的策划、导演、编剧团队外,还邀请了国内著名编剧、制片人司徒志岚负责文学创作,吉林艺术学院动画艺术系主任胡浩担任总导演和动画片的艺术创作,敦煌研究院祁晓庆副研究员担任顾问。此外,本片后期的配音也邀请了诸多国内知名配音师参与完成,最大限度保证作品的质量。

虽然这部动画片仅有13集,每集只有13分钟,但作品的创作倾注了团队两年多的心血。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有关敦煌的书籍、纪录片和各类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然而,敦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如何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品,且既能体现敦煌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拥有现代价值和审美,最重要的是能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看得懂、喜欢看的影视作品,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团队成员群策群力,经过两年多持续的努力,期间克服了诸多困难,诸如如何从瀚如烟海的敦煌历史文化中选取能够反映丝绸文化交融内涵的内容?如何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如何让故事情节适合低龄观众的兴趣和审美?如何准确还原已经消失不见的历史和人物?
如此等等的难题不断进入到创作者的脑海。在大家齐心协力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将项目一步步往前推进。
尽管作品还存在诸多缺憾与不足,但这次难忘的创作历程也给主创团队和机构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敦煌的历史如此深邃,以至于我们穷尽一生都似乎无法完全走近她,读懂它,由此也激发了众人想要继续挖掘和重现敦煌历史文化的冲动与热情。
作品已经告一段落,但创作的道路并不会由此止步,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作品的诞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