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老俞闲话》力看到“大学生应不应该打工?”他说: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去打工,而是要去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发展的能力,为自己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打好这个基础后,可以把打工作为自己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文中提出一些打工的好处。比如说:对中国社会现状有所了解,打磨自己的理想主义,让自己更好的认识现实,行动上,经济上的独立性,还有把自己大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最后是观察别人的工作状态,为未来的自己提供经验。(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原文--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
下面用选择方法论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分析一下
选择方法论:增加必要的条件:
罗列筛选条件:
1 可以让自己学习新的技能
2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能够帮自己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以致用
4 积累自己的人脉,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5 可以赚到一部分钱,减轻家庭负担
6 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让自己看清现实,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下面对其重要性排序并考虑其必要性:
1 可以让自己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不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把自己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的最好的践行—这是非常必要的)
1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这是我们要持续打磨的东西,终身学习,在大学期间应该读那些非虚构类书籍和一些经典小说,可以帮助自己提高人文素养,可以让我们站在前人的积累上面,不断进步,认自己的认知升级—必要)
2 践行自己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不能够引起你行动的知识对于你来讲是没有用的,你只有践行才会发生改变,知识—行动—改变,--必要)
3积累自己的人脉,提高自己交际能力(我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比较擅长的,所以目前对我来说不是必要的)
4增加自己的人生经历,让自己看清现实,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去打工,只是去给人家做兼职,干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除了金钱上的收获,其他方面几乎没有,对自己成长没有帮助,更别说是成长率了。--不必要(干一些重复的劳动,或者对自己成长没有帮助),如果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则可以考虑。)
5 减轻家庭负担(首先,家庭条件也还可以,自己小时候也是农村长大,知道赚钱不容易,—不必要)
所以我认为大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能力,不断积累技能,培养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如果自己可以去一些可以给自己带来成长的地方,我会去打工。如果只是拿到一些钱,而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帮助,那就不要做了。另外在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去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