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文章,已有两月有余没有更新了,心里确实觉得应该写一写了,不然,人生留下这么大的空白,有一种白白流逝的愧疚感。更何况,还度过了2023年的春节。
去年下半年,新冠疫情从惊心动魄切近每一个人,到亲身经历病痛,再到疫情的潮水退去,社会安稳人心思动,最终大家走出家门,挣脱三年以来疫情造成的束缚,世间重回烟火气。每一个人都在这其中经历着,感受者,各种复杂的感情与感慨交织。
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是2022年12月16日感染病毒的,在同住的五口人中,我是最后一个。发烧带来的病痛持续了两三天,症状不算严重。但是病毒带来的体虚无力持续了半月之久,随后是肠胃不适持续了更长时间。就这样,我经历了新冠,感受了三年以来的主旋律,没有被主旋律抛弃。
工作上,下半年从10月17号开始了疫情状态下的网络授课,偶尔恢复线下授课成为了这个学期惊心动魄的小插曲。于是,我大部分生活是每天上上课,读读书,辅导女儿学习,陪着儿子玩耍,帮助妻子做家务。疫情限制了人们的行动,影响了心灵的空间,但是也增加了时间和机会陪陪家人。难得的团圆好时光。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也许感染带来了倦怠,我没有留下什么记录的文字。
然而,人到中年是惜时的,“去日苦多”的感触,带来的是深怕被时间抛弃的恐惧感。更何况适逢新年,更觉得有写点什么的必要。
仅以这一篇不算完整的文字告别2022,对2023的拥抱另文书写。
这是迟到的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