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着眼的是“治污”,而不是僵化地把企业“治死”;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大的问题。督察一来就一刀切地关闭企业,本质上就是“形式主义环保”。
自2018年开年以来,各地环保督察不断,山是否变青,水是否变绿一时还看不到,但不少杂小企业是倒了一批又一批。国家高瞻远瞩看大局,着手环保,任重道远。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环保大旗,一路狂插。
只是落实到地方政府就容易出现“环保一刀切”,可以说这是严格执法。但简单粗暴一味关停却也一时间让不少企业、经销商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据悉近日,中央环保督察组为期“1个月”的回头看将全面启动,此次回头看涉及江苏、广东、内蒙、河南、河北等主要十大省份。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简称《意见》),给各地的环保工作开展和政策制定打预防针:
《生态环保部明确禁止环保“一刀切”行为》中规定:
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保要求企业的,不得采取集中停工、停产的整治措施;
有手续但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只有对那些没有手续且环评不达标的企业,才可进行停产整顿。
《意见》指出,督察进驻期间,被督察地方应按要求建立机制,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在整改工作中要制定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意见》明确,对于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养殖业、地方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及企业、采砂采石采矿、城市管理等易出现环保“一刀切”的行业或领域,在边督边改时要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的整治措施;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但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对于没有合法手续,且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依法严肃整治,特别是“散乱污”企业,需要停产整治的,坚决停产整治。
“中央环保督察组也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严肃督察问责。”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强调。
从危化品、化肥、农药、染料等多个领域业内人士的反馈了解,自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履职以来,在全国迅速掀起了环保严查、严治、严罚的高潮,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为突击过关,不惜以“一刀切”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环境敏感企业,给正规企业甚至是行业领先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带来了很多困扰。也正因如此,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受到了一些企业人士的质疑。
对此,《意见》要求被督察地方既要借势借力,严格执法,加快整改;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要给直接负责查处整改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留足时间,禁止层层加码、避免级级提速。
针对具体执行环节的地方党委和政府,《意见》要求,各地应就禁止环保“一刀切”行为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对督察整改、边督边改情况的宣传报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对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
不只督察污染防治情况,还督察环保“一刀切”的做法……生态环境部专门就环保“一刀切”问题发文件,可见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明确环保督察组将其纳入督察范畴,要求地方提出具体的禁令并公开,无疑是切中问题的举措,也呼应了很多人对环境治理层面的善治诉求。
▲某地曾发布通知,为防污染禁止修车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关乎民众获得感。为了跟污染宣战,不惜祭出铁腕治污的高压推进手段,无可厚非。
但揆诸当下,有些地方的治污打开方式却有些不对劲:平时疏于监管,对污染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养痈成患;到了督察入驻时,立马变了面孔,奉行起“严”字诀……政策口径宽紧的骤然切换,基层治理在“不作为”和“乱作为”两个极端的游移,让很多企业叫苦不迭,更伤害了市场信心。
有些企业本有着广阔的转型余地,地方监管部门却为图省事,将其关停了事,既会让很多人失去饭碗,也堵死了地方产业升级空间;还有些企业跟污染不沾边,纯粹是“以产业划线、以区域设界”简易化操作模式的误伤对象。
这并非夸大其词:去年8月份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四川前后,成都当地有民众就反映,很多洗车店、餐饮店、洗衣店都停业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此前新华社还披露,有某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到下面调研就发现,有些地方执行环保管控措施,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一律实行错峰停产,有的达标企业因此被关停4个月。
对涉污染企业,本该精准管控:对那些能迅速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企业,宜加以引导,而不是“斩立决”;对那些污染严重又不合规的“散乱污”企业,该“弃疗”则“弃疗”。对跟污染无关的企业,更不能毫无产权意识将其关停。
▲在一处建设工地,准备驶出工地的车辆接受清洗。 图/新华社正因如此,去年10月,前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表示,对“一刀切”坚决反对;12月28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也称,“确实存在个别地方,尤其是个别基层党委、政府,由于担心督察问责,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紧急停产、停业等简单粗暴方式应对督察,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这是对中央环保督察的‘高级黑’。”而成都在曝出环保“一刀切”的情况后,当地也立马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这次生态环境部专门出台文件,以严厉措辞、严格措施禁止环保“一刀切”,更是拉低了对以形式主义敷衍环保督察做法的容忍度。本质上,这也是将整改导入“依法依规”的途径,通过顶层制度层面的划红线,督促地方拿捏好严格执法和避免矫枉过正的分寸。
环境治理着眼的是“治污”,而不是僵化地把企业“治死”;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大的问题。而今,在生态环境部制定《意见》过后,各地也需要依规行事,加强对环保“一刀切”乱象的整治,也跳出以“×天关停了×家企业”为治污政绩的数字迷信,更多地回到精准治理的轨道上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