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传》|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曾国藩传》|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作者: 茉莉花开Aloha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16:56 被阅读0次

UP读书会分享的好书《曾国藩传》,书的封面写道,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翻开这本书,看曾国藩如何以笨拙的精神来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是晚清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的,但是他却官职两江总督,成就最大,超越众人。带给我们很大启示。

他的一生生平和成长,给我们很大的力量。

他出生平常,家族五六百年都没有出过一个秀才,典型的小镇青年,自己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他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粗鄙,陷入自卑和焦虑。

他立志学做圣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一介书生创立了湘军,帅军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两次投江,多次陷入绝境,47岁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谷底,蛰伏老家两年,自我反思,最终大悟大彻,重新出山后,如同脱胎换骨,清除敌人,战胜太平天国,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对于中国文化,曾国藩他展示的是中国式力量,证明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有包容力。他人生的底层逻辑是圣贤文化,让我们对祖先五千年的文化有了全面认识。

他的一生起点低,但抵达高度高,智商平常,身体禀赋差,一生与严重疾病相伴,出生平常,祖上都是平头百姓,年轻时性格毛病多,自我管理差,通过个人不懈努力,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境界。

人与人的差距在于心力。同样一句话,会给人不一样的启示。你的心力足够,你就可以走得更远。曾国藩的爷爷让我们知道,我们这一代不能实现,下一代可以培养,下下代也有希望供出人才,让家族向上,越来越好。

曾国藩和他爷爷一样,身上有股倔劲,一生做事掘强到底,绝不放弃。为了弥补差距,知道自己需要付出超人的努力。他要跨越阶层,就是倔强和超人努力。

他考了六次秀才没有考中,开始改过反思,主考官说他文理不通,他看自己的和模范的考卷差距在哪里。他的父亲读书死记硬背,教孩子缺乏灵性。他找到改进的地方,最重要的任务是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上下功夫。终于他考中秀才,老曾家终于扬眉吐气了。

他掌握了考试诀窍,一考就考进了举人。文章写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断反思,复盘,找到正确的方法,一通百通。最后他考中了翰林。曾家人激动地夜不能寐。

尚拙。很多人办事追求高效,不择手段。曾国藩说,天下之致拙能胜天下之致巧。他父亲教会曾国藩一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出了他超出寻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的精神。

作为一个“笨人”,曾国藩说,下笨功夫有笨功夫的好处。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利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谦虚,更肯付出。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比较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比较高,抗打压能力强。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因此做事情不留死角。很多小聪明的人遇到问题,绕道而过。因此基础打得松垮,走不远。好比盖房子,基础牢,房子盖得高。

曾国藩充分发挥笨拙的长处,一辈子做事按笨拙方式做,不绕弯子,滴水石穿,追求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曾国藩学做圣贤方法简单,就是写日记。目的为了反省自己。每天日记研究自己,抓住生活细节,反思一整天的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大脑中转过的每个念头。反思在生活中很重要。他会传日记给朋友家人看,通过写日记改过,他坚持了一辈子。他的气质和性格发生了变化,品质越来越纯粹。看得高,站得远。

他在日记中给自己立了几条军规。有以下几点: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经书史书,谨言,养气,保身,每日记茶余偶谈,每个月写几篇文章,练字,夜不出门。每天读书写字,时刻增加学养和见识。当赶上翰林大考,他考得非常好。皇帝亲自召见,升他为翰林院的士将。

进入官场后,他是有一腔热血的,心中满是国家和天下。但言过于直,几乎得罪了官场所有人。当家庭变故,他回家,留在长沙,收到皇帝来信,让他去团练,守家卫国。一个书生,他一年带出一个非常强悍的军队,这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湘军的战斗力来自于曾国藩反思的习惯,他不断反思改过,他会去想为什么绿林军没有战斗力,它是败在制度上。在清朝部队里,会经营第三产业,会想怎样可以有更多收入。他让他们专职训练。选人不同。选书生出生的将士,他一贯认为,精神的力量是远大于身体的力量,马夫虽有一时勇气,但没有坚定的信仰,因为信仰出战斗力,精神出战斗力。你的力量从哪里来,精气神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信仰,精神而来。一个人的心力非常重要。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曾国藩不断反思,看到自身的自傲,急切,太蛮干,刚强。感悟到只要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地通过一个个困难的岸口,就海纳百川,兼修比逊,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到达胜利的彼岸。

他指出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喜欢公开批评、讨论别人的过错和好恶,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

家居的两年,大悟大悔,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他变得和气,谦逊和周到。以前做事比较直来直去,不讲究虚伪俗套,现在注意礼仪和排场,中国是讲究人情世故的。

他给弟弟的信中说,与人相处,不能过于拙执,在官场生存,要习惯官场的方法,礼节要注意。一个人没有那么多分别心和评判心,他可以很好与人相处。

惟谦受福。内心有谦卑,他会有很多顺境和顺缘。不要看不起品格不如你的那些人,所有的力量都是力量,只要你很好把握,所有的力量都可以成为帮你成事的力量。

他重新出山后,继续带领湘军。扎硬战,打呆仗。他从来没用奇谋诡计,用笨方法。打仗秘诀就是。首先保存自我,才能谈到争取胜利。他踏踏实实,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每一次都花费研究敌我情况,战斗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直到每个环节算透了,才下定决心打仗。

他的战略思想是以静制动,反客为主,不主动出击,后发制人。先站稳脚跟,等敌人露出破绽,再出手。

在我们的成长中,要根扎得深,不然会显得轻浮傲慢,学习传统圣贤文化,它会帮我们升级,化解危机,灾难,逆境。在五千年的智慧上,去经营和管理人生,会更高效,更有格局和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传》|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jn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