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道成

作者: 大楠师姐说职场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0:52 被阅读0次

沈攸之败亡后,萧道成考虑到自己已经是52岁高龄,假如再不加快步伐迈出那最后一步,恐怕这辈子就要与皇帝无缘了。所以此后萧道成以火箭升空的速度加快了篡位的脚步。

二月初,他就加封自己为太尉和都督16州诸军事等头衔。正如当年刘彧面临的情形一样,这种事要想尽快推进,总要下辈有人操作才好,不能自已豁出去老脸亲力亲为,而且这个人还不能是一般人,得是声望卓著的贵族名士才行。

起初,萧道成想把这个任务交给陈郡谢氏的代表谢朏来办,谢朏的祖父谢弘微以及父亲谢庄都是当年的名士魁首,而谢朏又自幼聪慧,十来岁便能下笔成章素有神童之称。此时他既是萧道成府中的长史,又兼任宋帝侍中,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于是一天夜里,萧道成作推心置腹状,召谢朏密谈,言语中数次暗示谢朏,但他就是装傻充愣不接这个话茬。萧道成还以为是因为有拿蜡烛的小童在场,谢朏不好意思张口。于是萧道成就找了个借口,把小童也支了出去,可谢朏还是良久不语,这让萧道成颇感无趣,便结束了这场尴尬的会见。

谢朏不识抬举,却另有体察上意的人。此人名叫王俭,是王僧绰与宋文帝之女东阳公主的儿子,同时也是宋明帝之女阳羡公主的驸马爷,此时刚刚27岁,被视为琅琊王氏中的后起之秀。虽然王俭刚刚就任萧道成的太尉府右长史,但颇得宠信,只是碍于年少资历较轻,萧道成开始并没有考虑让他去干,可眼下谢朏不上道,那王俭就有表现的机会。

某天王俭找到一个与萧道成的独处时间,说道:“功高不赏之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以太尉您今日之地位,要想以臣子之身份北面而终,是不是不太好?”一听这话,萧道成立刻摆出一副正色凛然的面孔,对王俭说道:“请注意你的言辞,你怎么能说出这等话来?”却但实际上,萧道成却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明明是申斥之语说出口却毫无怒意。

王俭见状便知自己戳中了萧道成的痒处,于是更加侃侃而谈起来:“我王俭蒙太尉知遇之恩,所以才敢吐露难言之事,还请太尉多多体谅,宋氏失德已久,若不是太尉您英明神武,国家既能安宁至今,倘若太尉您将来稍有推迁,到那时不只是千秋大业无法成就,就连七尺之躯恐怕也很难保全啊!”这话说的耸人听闻,但却正是萧道成想听的,他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沉吟片刻后说道:“听你所言确实不无道理。”这便是承认了自己不甘居人臣的野心。

于是王俭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不过此事应当先知会褚公。俭虽不才,但却想走一趟。”平定沈攸之叛乱后,褚渊被尊为司空,至少在名义上与萧道成同列八公。萧道要想更进一步,当然要取得褚渊的支持,王俭愿意为自己奔走当然甚好,可萧道成觉得王俭的资望还是浅了些,怕褚渊因此挑理。就说还是自己去跟褚渊说比较妥当。

于是几天后,萧道成来到褚渊府中拜访,两人含蓄多时,萧道成才不经意提到说:“自己前日做了个梦,梦见得到了新的任命。”褚渊自然知道萧道成的意思,虽然他并不想反对萧道成篡位,但是觉得萧道成未免有点操之过急,因为现在的官爵不久前才受任,恐怕一两年内不一再而升迁。事后萧道成将此事告知了王俭,王俭不以为然说道:“褚渊不明事理,难道他不点头,这事就干不成了吗?”于是王俭自作主张,找来中书舍人虞整,叫他拟诏,准备尊萧道成为太傅。

八宫之中太傅位列第二,仅次于太宰。在刘宋一朝中,除了江夏王刘义恭之外,还没有哪个臣子接受过如此尊位。而当初刘彧也正是由太傅之位先升宋公,随后再篡建宋。

短时间内步子迈的这么大,萧道成自己都觉得有点扯淡,担心褚渊不答应。但身边的亲信劝他说褚渊这个人只顾保命全家,绝不敢有什么异议。而结果确实如此,褚渊连个屁都没放。

九月初二,朝廷降旨封萧道成假黄铖。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那金光灿灿的御座如今已是一步之遥,接下来的数月,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有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变动发生,这些当然是萧道成为了尽快迈过那一步之遥而做的准备。同年10月,萧道成以三子萧映为南兖州刺史,四子萧晃为豫州刺史。

次年正月,执掌禁兵的世子萧赜就任尚书仆射,并进号大将军等职务,次子萧嶷为都督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嫡长孙萧长懋则为雍州刺史。这时放眼整个刘宋境内,掌握大权的权势全姓萧。三月初二,萧道成又由太傅升为相国加九锡,同时效仿刘彧封宋公的前例,萧道成也以老家兰陵十郡封为齐公,正式建立了齐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道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lk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