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辉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先来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往后看,在文末我提供我的一种答案。
前两年有个词「降维攻击」很流行,粗略理解就是以高级生物去打低级世界的生物,一打一个准。这是在 O2O 模式盛行的时候用来给大众洗脑的一个说法。
但降维攻击的例子的确出处可见,最常见的就是「游戏」。最近我在打一个被同事们说「过时」的游戏,就是 SuperCell 的部落冲突。我以前很少打游戏,但是最近想研究一下游戏模式,就开始操练这个游戏,这个游戏让我想起大学期间打的「帝国时代」。在这个游戏中,我已经有很多心得了,等积累到一定阶段,和大家聊聊。(为什么现在开始看游戏?因为我在投资上向来是「不懂不碰」,因为不玩游戏,所以不碰游戏公司的股票,这几年也「错过」了以游戏为主要商业模式的腾讯和网易。最近对游戏这种商业模式的观念有所改变,所以需要花时间和钱去调研)
在这个游戏中,单人模式下有很多关卡。有些关怎么也打不过去,怎么办?苦恼没用,要升级自己的大本营,升级自己的各种进攻武器,比如用气球兵去对加农炮,加农炮只有挨打的份。我非常喜欢「回看」其他人进攻我的过程,很多我惨败的例子都是对方用了更加高级的武器。所以,以「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的观点看,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我们的人生,要的也是不断的去打怪、生产、挖矿、然后以这些活动挣来的资源去推动自己的装备升级。
而人生最需要升级的是什么?是思维层次,即你看世界的方式,你对于各种事件反应的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如何提高「思维层次」思考了很多。什么是思维层次?举几个例子:比如买个洗衣机,你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对方首先考虑的却是品牌、体验和服务。那么这显然是不同的思维层次。有人觉得这是消费层次,但这本质上就是思维层次。二者现阶段的财富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就是想法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同样收入,但是考虑角度不同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
我再举其他例子,比如上下班通勤,常规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方便、快捷、价格合适等几个方面,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如何把通勤时间变成高质量的阅读和思考时间,那么整个思考的角度、纬度都会不一样,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这也是思考层次的差别。有人又认为这是消费层次的差别所导致的结果。其实二者的消费水平可能是一样的,但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目的不同,着眼点不同。
还有很多其他例子。概括起来,思维层次说白了就是思维的高度。就像登山一样,400米的山头(比如香山)和2800米的山头(比如小五台)看到的景观是不一样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是不一样。比如你和一个爬香山的人讲:躺在花丛中,云从身上拂过,两只鸟儿在两米开外的地方嘻嘻追逐。对方绝对没有这种体会。这就是层次差异带来的感知差异。同样,当一个爬珠峰的人给你讲氧气瓶,讲后勤保障,那个爬小五台的人也是没有什么体会的。
简而言之,层次差别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差异。
为什么提高思维层次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生的一切至关重要的事情首先都受限于思维层次,而提高思维层次,则能牵一动而发全身,带来这些具体的改进。打个比喻,如果人生像一列开往远方的火车,那么思维则是这个火车头,思维层次直接代表着火车头的动力水准-有人是蒸汽机车,有人是内燃机车,有人是电力机车,还有人是电动机车。有人的时速最高跑到100公里每小时,但有人却能跑到300公里时速以上。
好,人生的要事到底有哪些?
健康
职业
恋爱对象
家庭
财富
如果人生是一个玻璃瓶,那么大石头就是这些东西了。把时间花在这些大石头上面,生活会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滋润。
健身观的例子
整天听各种不知名的 FM 广播中的医托内容来了解健康知识的人,只有受骗的份儿,别以为这个没有市场,你打开汽车收音机,50%左右的电台干的是这个事情。我每次长途自驾游期间,在高速公路上无聊的时候就会随便切到一个这样的 FM 电台,听医托和主持人各种生动的表演,和同车的家人一边笑,一边也会情不自禁的问: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还有市场?这些内容大行其道只能表明有很多人还在交智商税。
当然,大多数父母一辈看得是电视上放的「养生」节目,朋友圈发的是「某某活到110岁的老中医是这样养生的」,「某某菜和某某菜一起吃是黄金」。这些看似高大上,似是而非,以吓人的标题传播的「养生知识」,只是让更多的树和墙受害而已。对于个人,就是安慰剂。每次和父母一代就这些「养生知识」争论时,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只是期待,等我们老的时候,不要也陷入一种以「养生」节目为自己保健指南的生活。
年轻一代用的是运动App,挂在嘴上的是心率、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减脂增肌、有氧运动、健身房、力量训练,卡路里等。但就健身效果来看,这些方法的使用无疑比「养生」指南更加科学和有效。
这些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原因,就是思维层次的差异。不是说年轻一代一定在各方面胜过老年人,但是各种综合因素加起来,让年轻人在健身这件事情上,比如容易占据更高的思维层次。当然,只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君不见,老头老太太都在跳广场舞、快走、跑步,而很多白领只是坐办公室、坐公交车、坐沙发、上床睡觉而已。
情感观的例子
在感情上也是这样,人类最本能的选择就是男人选择漂亮女人繁育后代,女人选择各方面能力强的男人繁育更优的下一代;后来才有了各种「情投意合」「心灵默契」之类的想法。
再往后来,《纸牌屋》一出来,弗兰西斯和克莱尔之间的故事才让人认识到,原来夫妻是可以做「合伙人」的,这种关系比单纯的繁育、经济、荷尔蒙或者罗曼蒂克更加靠谱,更有弹性,更经得起现代社会各种诱惑的冲击。
所以,如果你能意识到关系是可以提高层次的,那么在恋爱和择偶甚至婚姻甚至婚姻生活中都会更加游刃有余。
这是婚恋观的思维层次的差异。
财富观的例子
传统的观念是基于存量思维的,简而言之就是从现在线性的去思考未来,自己现在一年挣10万,那么10年就是100万。扣除花费,就是剩下的。为了提高「省下」的,要做的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这是很多人节省的原因。
年轻人普遍对于未来会更乐观一些,Ta 会认为自己未来挣得比现在多,所以可以不存钱,甚至是借债度日(身边卡奴比比皆是)。这是有增量思维,但是缺少牢固的根基,两个月没收入或者年终奖比预期的少50%就像天塌了一样。
高一层次的财富观是「复利」—— 实质是收入资本化,即把收入的各种资源(不仅仅是钱)在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大量投入「再生产」,从而实现增值,甚至是指数型增长。这个话题很大,我们此处不深谈,一笔带过,以后专题再谈。
这是财富观的思维层次的差异。
以上种种,都想说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思维层次」的差异无时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忽视而已。而要想彻底的改变我们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面貌,包括健康、财富、家庭关系等等,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
怎样做?让我们来谈谈: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 - 「思维层次」
在我们解决了 Why 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大家都会想知道 How。且慢,让我们先来搞清楚 What。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或者找错了方向,就是在把 What 没搞清楚的时候,就去找 How。插播一句: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数学思维书籍」乔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非常强调一个方法,就是「重新回到问题本身」。这本高中看的数学书,直到现在还深深的影响我的思维方式。
思维层次简而言之就是你内心能看到的高度,距离和范围,思维层次决定了你的眼界,进而决定了你的行为和抉择,最终决定了你的结果。
有一个比喻能令人印象深刻,让我们来谈谈「建筑」。用最基本的材料:水泥、砖和石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盖一个小小的自助的小屋。但你很难单枪匹马用这些简陋的原材料做出伟大的建筑。
如果你能想方设法,把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做成比较高级的构件,然后再聚集一帮聪明能干的工匠,就有可能建造出伟大的建筑。
低的思维层次对应的就是「自建小屋」这种模式,而高的思维层次,则对应着做高级构件,然后用这些高级构件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设计、构建。
要提高思维层次,就要像后者学习,构建高级思维构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思想,我们需要的是提高思维的层次,提高抽象度,从而达到提高行动效率和胜率的效果。
如果你只能用最原始的建筑材料,那么你很难做出令人惊叹的伟大建筑。但如果你能主动提高自己的思维的抽象度、高度,提高思维层次,那么一些开始难以想象的伟大建筑就能被构建出来。
怎样提高思维层次
首先明确一下,思维层次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知识堆积来达到的。如果你不能通过一次次具体的脑力挑战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那么看再多的书也只是浪费时间。甚至全盘都背下来,也无助于你提高思维层次。
怎样做才有效?我这里有一些建议:
核心的想法就是要不断提高思维的抽象程度。越是抽象的概念,越能有更大的外延。具体如下:
1. 使用更加高级的概念:
人类思想的进步就来源于用更高级的概念思考。同样是一辆车,普通的消费者看到的至多是一个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之类的高级概念。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因为有语言,思想可以传播,人类可以构建更加抽象的概念,从而进行更加高级的思考。比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孙子,到现在还以其精炼深刻的语言影响着全世界的思想。所谓学习就是学习和应用「新概念」、更加高级的概念,更加抽象的概念。我在观察很多人的交流时,发现大多数人习惯用非常具体的概念,但是有少数天才的人,能不断非常熟练的应用抽象概念。和他们交谈,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举一个例子,关于「熵」,这是一个热力学概念,但是其规律影响我们每个人。上次几个朋友吃饭,一个朋友讲到一个「理论」:熵代表混沌的水平,世界总体趋于混沌,所以熵永恒增加。在这个大前提下,做「熵减」的事情最有价值。比如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引擎能重组信息,减少混沌。这就是「熵减」。这件事情启发了我,原来我们做「改变自己」,每周录会员语音,就是做「熵减」的事情啊。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应投入做「熵减」的事情。
2. 理解和实践关键的思维框架:
所谓框架就是套路,指在一定条件可行的成套的解决办法。包含着对于环境和问题的抽象以及对应解决方案的匹配。掌握越多的思维框架,就相当于掌握越多的思维工具,越有助于跳出单向的思考。巴菲特的好友兼合伙人查理·芒格非常推崇「多重思维框架」,其实真正有效的思维框架没那么多,非常直得我们投入时间去寻找、学习和实践。最怕的是完全没有思维框架,其次就是只有一个思维框架。比如在分析市场竞争的时候,波特的「五力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框架。你在和其他人讲竞争分析的时候,只要先拿出「五力模型」这张图,你的论述会一下子站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就是思维框架的威力。当然,巴菲特、查理·芒格这样在一个混沌的市场中连续40多年取得战胜市场的投资业绩,他们的背后也是一些关键的思维框架。
3. 先提高思维层次,再提高实践层次:
很多时候,人们的实践水平和思维层次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提高实践层次,可以先提高思维层次。然后用这个高一层的思维层次去带动自己行为的改变。然后行为的改变又会给自己思维层次的再次提高提供平台。这样思维先行,循环往复,人生进入正向循环模式。以上这段话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多读几次。
好,回到开头的问题:
我们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备「富人思维」,还是先具备「富人思维」,才成为富人?
我的简短答案是:让我们先具有「富人思维」,然后才成为富人。
完整的答案是:让我们现在目前的财富水平上提高自己的「财富观」,提高到下一个层次。以下一个层次的「财富观」来引领自己目前的行为,这样会很快提高自己的财富水平。在财富水平提高到一个阶段,匹配了现有的财富观之后,再继续提高自己的财富观到更高一个层次。这样循环往上,不断以提高「思维层次」先行,引领自己的行为。
让我们来运用一下:iPhone 7刚发布,我到底应不应该买?
我的答案:如果这是你的「消费品」,那么如无必要可不买。如果这是你的「生产力工具」,则有条件就上。什么叫成产力工具?如果你是一个 Innovator,一个 Creator,一个创造者,你用来创造内容的任何东西都是「生产力工具」。一个创造者,要不断以现阶段挣到的各种资源,投入「再生产」,首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生产力工具」。
所以,如果如果你拿手机来刷微信、发微博、打游戏,消磨时间,那么不用那么着急升级;如果你拿手机来录制视频、制作播客、精心拍摄好照片,记录日志,辅助健身,那么在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早点升级。因为这些升级都能提高你的「生产率」。
提高自己思维层次的参考资料
1 -《富爸爸穷爸爸》,不要觉得这本书简单,我见过的大部分窘迫都来自于没有看懂这本书,不幸成为「穷爸爸」。
2 -《穷查理宝典》,多次在会员语音中推荐,查理·芒格的经典之作,可以读很多遍。
3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各种思辩引人入胜,而「良质」这个核心概念又让我知道为何要对事情「全情投入」。
4 - 段永平的网易博客 —— 别问我网址,自己上百度搜。精华在每篇文章末尾的评论区:段永平与网友的对话。
电影《功夫熊猫》第一部,其中妙语,皆是见功夫的理解。多看几遍。
消失很久,因为一直找不到时间来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写作和整理思想。最近顿悟「第三空间」,找到了解决之道。所以,后续大家看到的文章会多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