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我心中的四盏灯,他们离我那么遥远,又是他们的切近。但都照亮了我的心空。

一、名著教学之灯
早上徐杰暑期备群,@ʚ ྀིɞ 所遇推送了徐杰《水浒传》导读课课堂实录,我如获至宝。
编者按:全文558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阅读全文含留言,我大约花了一个小时。
名著教学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以前基本走的以考代读路线,每临考试,如履薄冰。暑期听了徐老师的《西游记》导读课以及用“评价”撬动整本书阅读讲座,眼前出现一丝光亮,隐隐约约能看到前方。今天,看了徐老师《水浒传》导读课课堂实录,感觉我的名著教学之路又多了一盏灯。
这一课切口小,容量大,信息多,思想深。围绕的话题是:《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绰号。
关于人物绰号,平时教学时一笔带过,我只是让学生记住几个主要人物的绰号,其他不作要求。徐老师一堂课专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课堂设计精妙,既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深度,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环节:考学生,合上书说出PPT上出现的十个小众化的人物的绰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随机拓展延伸,如杨雄的绰号病关索,老师问学生这里的“病”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知道时,老师再追问启发:关索是谁,知道吗?他是传说中关羽的一个儿子,武艺高强,为人义气,忠勇无双。那这“病关索”是说杨雄比关索厉害还是杨雄不如关索?在明确了“病”在这里面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时,再引导学生回想《水浒》里有没其他带“病”字的绰号。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说说这十个绰号分别与哪些元素有关?
老师适当提示:比如,大刀关胜,跟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说,说不出时再引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勾连。如说到与“特长”有关的混江龙李俊,老师追问:在《水浒》中还有没有水性特别好的?就随便介绍了浪里白条张顺。
第三个环节:重点探究吴用的绰号。结合书中的故事说为什么被称为“智多星”?在讲述故事时,又巧妙带出问题智多星”吴用的“智”,你觉得应该怎么看?
研究完吴用后,又交给学生:还有哪个英雄的绰号在你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给你深刻印象?
第四环节:重点研究三大女将的绰号及人物形象。老师PPT投影三段人物外貌描写。然后请学生说,它们对应的分别是哪三个英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绰号。接着要求说说对三个人物的印象,喜欢不喜欢他们。然后让学生给一丈青重新取绰号。再后过渡到与学生讨论一个话题:如果扈三娘可以重新选择,你觉得她嫁给哪个英雄更般配?
整个课堂设计精妙绝伦,浑然天成,问题有梯度,思考有深度,课堂中,老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看了徐老师的这一课堂实录,顶礼膜拜。猜想:他这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老师肯定祟拜感爆棚,对读书的兴趣肯定大增。
二、微型课题之灯
上午还阅读了袁玥老师的《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指南》。想当年,我在袁老师的讲座指导下,自己也做了个微型课题,虽然已结题,还是懵懵懂懂。对照袁老师的课题指南,才知与真正的课题,相差十万百千里,好在袁老师的包容,让我蒙混过关。袁老师的这本书,非常专业,系统细致全面地介绍了微型课题,如果早年有机会读到这本书,做微型课题就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吧。
这厚厚的书卷,该凝聚了袁老师多少心血啊,抚摸书卷,佩服之情在心中升腾,袁老师一定是微型课型的点灯人。
三、语文中考之灯
今天参加新学年初三语文会议:中考试题解读及教学建议。新学期的路就在脚下,教研员怕我走歪路,开学初就给我们初三老师开起了指路明灯。两位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底蕴深厚、博学笃实的教研员分别给我们做了精彩务实的讲座。精神领会于心,教学付诸于形。时间紧张,码字太累,内容不一一呈现了,有时间对着精美充实的ppt慢慢咀嚼回味。
说四位大师离我那么近,这是地理距离,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朋灯,说他们是那么远,是我和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等的差距。不管距离有多远,我始终会在灯光的照耀下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