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到《红楼梦》中贾琏趁凤姐生日偷晴被撞破一节,有些感触。想那凤姐平时里多么威风的人物,向来都是拿话说别人的伶俐手段,面对自己丈夫的偷情也只能拿平儿出气,骂鲍二家的不知廉耻。而恼了的贾琏呢,却是拔了剑要杀了凤姐。凤姐本来还在哭天抢地,发现形势不对后一边哭诉一边赶着去向贾母求救。这时追上来的贾琏应该是怒中露了真性情,虽说贾母大声呵斥但依旧骂凤姐“夜叉星”,并不肯认错。
直到贾琏酒醒之后,才终于在贾母面前一家三口“和睦如初”。贾母虽说口上骂着贾琏,但明显是偏心的。对着贾琏也不过要求他给自己媳妇儿陪个不是,而对凤姐一边安慰,但同时也劝她“都让他给你赔不是了,过了就不好了”,并令众人“以后不得再提”。而凤姐也很知趣地一笑,这事儿也就过了。可这其实是很严重的事情,自己的丈夫要借着酒性拿剑杀了自己,细思极恐啊,如果不是凤姐当时机灵跑得快,真受伤了甚至被刺死恐怕也就是些安慰和教训吧。当然事情也不会到这个地步,毕竟当时那么多人劝着,真出了事也该有人“忠心救主”,留一个“义仆”的美名的。
那么这件事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鲍二家的呢,也讲得很明白,上吊死了。家里过来闹腾,最后也不过是两百两银子便大可放心了。下层人物命运之轻贱,由此可以看出,由被宝玉调戏后撵出屋子再自杀的金钏也可以看出。顺便提一句,金钏因为宝玉被打骂后宝玉马上避开的行为让人心寒,金钏投井后王夫人的眼泪和宝钗的劝解“不过是个糊涂人罢了”也让人齿冷。这些看起来光鲜快乐的青年男女们,可以对着身边仆从们姐姐妹妹地交好关心,也可以漠然地看待一个人在生死。等级制度下,没有哪一个真正可爱的人。
再说说凤姐的态度吧,我能感觉到凤姐的破涕为笑,和好如初也不是装的,或许她自己也觉得琏二爷的赔罪也就够了。不然还能怎么样了?那人是自己的丈夫,是贾家的少爷,而自己纵然平日里风光无限也毕竟是家里的媳妇,是一个女人。而这样一个身份,纵是心里有所不甘,也只能开解自己,有限的难过之后,生活总还要继续不是吗?
我想,社会制度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为,人们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而不是像《红楼梦》中的凤姐一样,像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一样,哪怕受了委屈,也只能有限的难过,也要“见好就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