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苏东坡》

再读《苏东坡》

作者: 上午咖啡下午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06:49 被阅读0次
    再读《苏东坡》

    ——· 关于本书 ——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本书从十个侧,即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入手,书写了苏东坡一生的生命经历。在作者的笔下,苏东坡不是半仙,不是神话,而是属于人间的。

    ——· 核心内容 ·——

    一、从苏轼踏进官场开始,他一生的主题都是如何与自己的命运对抗

    公元1056年,苏轼平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和他一同上路的还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此次离开家乡的目的,正是去北宋的京城汴京参加科考。第二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参加了礼部的初试,主考官的名字,叫欧阳修。苏轼的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直接闪了欧阳修的眼,让他不禁拍案叫绝。然而,欧阳修误以为这么好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才能写得出来,出于避嫌的考虑,将原本列为第一的文章,改成了第二。

    然而,官场生活并没有别人想象得那么冠冕堂皇。接下来,苏轼的一生,都在一种困境中度过。

    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继位,之后开展“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开展他的变法大业时,初出茅庐的苏轼,官居判官院告,兼判尚书祠部,凭借自己对政治和实践的理解,毅然走到了改革的对立面。

    这可能是苏轼第一次和王安石的正面交锋,而此时,王安石正好登上了帝国政治的巅峰。第二年,欧阳修退隐临泉,曾巩被贬至越州,司马光递了辞呈专心编著《资治通鉴》。这一年的七月,苏轼带着家眷到杭州任通判。此时,那个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来到苏轼身边叙旧,但没想到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搜集苏轼诽谤朝廷的证据。

    在改任湖州知州的任上,苏轼被抓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据苏轼后来记述,在当时关押的监狱,其实就是一口百尺深的井,面积不大,只能蜷缩着呆在里面。十二月二十八日那天,朝廷下达最终判决:苏轼贬官至黄州做团练副使,不准擅自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文。在被折磨了整整一百三十天之后,苏轼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踏着残血走出了监狱。当他出狱的时候,他依然像个愤青一样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二、在黄州的岁月,苏轼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到了黄州,苏轼父子暂时住在一家叫做定惠院的寺庙里。在定惠院寓居期间,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苏轼漫步于修竹古木之间,写下了他几乎最为著名的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第二年,在苏轼家里因为贫穷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正在他为生计愁苦的时候,他一眼看中了黄州城东的那块荒芜的坡地。苏轼的好友马梦得向官府申请了这块地,赠给了苏轼。从此,苏轼就开始了在黄州城东的坡地上的生活。后来,苏轼干脆把这块坡地称为“东坡”,自称为“东坡居士”,于是,世人对苏轼又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苏东坡。从那天起,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才算真正出场。

    宋神宗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苏轼在那块被他成为“东坡”的坡地上开启了耕耘生活。尽管贫穷,苏东坡的这段生活过得还是很安静惬意。这让他想起了晋朝的陶渊明。他们有很多共同点:爱酒,爱书,爱写诗,爱大自然。现在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这苏轼的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这份手稿字迹安静飘逸,正是当时苏东坡的心境写照。

    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一幅《潇湘竹石图》。这幅画作是国内仅存的一件苏轼遗留绘画作品,横105.6厘米,纵28厘米,描绘的是潇江与湘江在湖南汇合处的苍茫景色。这幅画是他在黄州期间赠给好友孙觉的,在当时那种同时被贬的情境下,这幅画算是对老朋友的一种共勉吧。

    苏东坡是在密州和杭州任官期间学会写词的,真正让他的词达到巅峰还是在黄州期间。在这期间,他写成了著名的《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公元1082年四月初四,黄州下了一场雨。这是苏东坡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这一场雨下了很久,苏东坡在宿醉中醒来,凝望着窗外颤抖的雨丝,突然产生了写字的冲动。于是,他提起笔,伏在案头,写下了书法史上著名的《寒食帖》。

    三、处于人生得意和人生失意之间的晚年苏东坡

    苏东坡离开黄州之后,朝廷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元丰八年,即1085年,宋神宗去世。同年年仅10岁的太子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由于皇帝年幼,神宗皇帝的生母宣仁太后就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垂帘听政。太皇太后支持保守派,所以紧接着,司马光回到了朝廷执掌朝政,苏轼受到吕宫著举荐,重新回到京城任官。

    熙宁九年中秋节,即公元1076年,苏东坡曾经和好友们在超然台上喝酒,大醉,思念起了远方的弟弟苏辙,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

    这时候的苏东坡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文坛盟主了。在和朋友们在西湖上饮酒时,他写下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他之后的一生,不知道为杭州写过多少诗。

    熙宁六年,即公元1091年,苏轼被调离杭州,重新到京城任官。被召回京城的苏轼很快官升礼部尚书,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但是,两年后,也就是1093年,58岁的他人生又急转而下。这一年,14岁的哲宗皇帝亲政,结束了保守党执政的局面,重新开始了变法。作为保守派一员的苏轼在这一年开始了他一路被贬的历程,由汴京,到定州,到英州,到惠州,最后终结在海南岛的儋州。

    他曾经跟自己的儿子开玩笑说,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政敌知道岭南有荔枝,否则他们会跑到岭南来跟他抢荔枝的。苏东坡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但开玩笑归开玩笑,在这一次被贬的途中,苏东坡还是受到了极大痛苦的。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弗去世时36岁,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去世时45岁,第三位夫人朝云去世时34岁。朝云去世正是在到达惠州的第三个年头,去世的原因是传染上了当地的瘟疫。苏轼在夫人离开人世之后伤心地写道: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一次,他没有抗住心中的伤痛,很快就病了。

    第二年,朝廷下发了一纸文书,又把他从惠州贬到更远的琼州。苏轼知道,他再也回不到中原了。公元1101年,新一任皇帝,也就是史称宋徽宗的赵佶刚刚登基不久,而此时,苏东坡已经病入膏肓了。弥留之际的他对儿子们说:“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是的,他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怎么会堕入地狱呢?相反,中国之后的历史,将永远记住苏轼这个名字。这,也许是比登上天堂更高的荣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苏东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np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