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庄
最近读《王阳明传》,发现一段话很是喜欢。
王阳明大婚当日,因岳父强烈的虚荣心,把父亲是状元郎自身又才华横溢的王阳明拉到众人前炫耀显摆,免不了叔叔伯伯各种考题一哄而上。王阳明不堪其累,最后逃离府邸,出去躲清静。他浪到了“铁柱宫”的道观,本来也没啥可看的,几个懒洋洋的小道士和几个年迈力衰的老香客,没料到临出道观门,看到墙上有一席字——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为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鸷无益。
大概意思,心中了然。
不去孝顺身边的父母,却去侍奉神灵,是没有用的;内心没有善念的人,想做好风水来拯救自己是没有用的。
与自己家的兄弟都不能和睦相处,而想去社会上结交朋友是不会从中获益的;若一个人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心高气傲,做事情我行我素的人即使再博学、懂得的知识再多,也是没有好处的。
不按照章法行事只是盲目求谋,不会有好的效果的;一边夺取别人的财物,获取不义之财,另一边还舔着脸去寺庙施舍财物,以求得上天庇护,这肯定不会有效果的。
自己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去做一些有损身体元气的人,等到生病吃药自然也不管用。一个地痞恶霸,横行霸道,也想求得自己和家人阴德庇护,这也是不会有效果的。
以上种种“无益”,在我们生活中皆能看到。
不要以为做了错事做了坏事,能用吃斋念佛的假慈悲手段瞒天过海,举头三尺即使没有神明,天地之间自有一双眼睛洞悉人间。
又有说这段话是林则徐在50多岁的时候,为自己的子女写的“十不益”。
有点绕的是王明阳是明朝时期,林则徐是清朝时期,宋元明清,到底这段话出自哪里呢?
不细究了,徒增烦恼。我只是受益于这段话本身的意思,多做实事,少为无益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