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预测未来”的底层逻辑

“预测未来”的底层逻辑

作者: 奔跑的大胯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5:05 被阅读0次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个人转载本文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致;
  • 为了可操作性,本文牺牲了精简,以“车轱辘话”代替,为的是让文字穿过身体,令其有用且可用;
  • 所以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

预测未来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玄幻的把戏,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不是有个段子么:

曾有人追踪过一批专家学者对于经济、股票、选举的预测,最后发现:专家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和一个黑猩猩通过掷飞镖预测的准确率差不多。

因为这个段子既有画面感,又很搞笑,所以广为流传,人们经常用这个段子来讽刺专家,甚至用来讽刺“预测”这件事情。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够看到一类人,他们几乎从不预测。但他们的行动方向却往往能够踩中未来的“节奏”——他们好像每次都能抓住“大机会”、“大风口”,哪怕是他们曾经跌入谷底,却也更容易东山再起……

如果你去问他们如何做到的,得到的答案往往也是一些只可意会,言传却又很容易被认为是“耳旁风”的东西——积累

说到积累的“必要性”,这当然是被很多人所认为的“陈词滥调”的东西。但如果再深问一步:

究竟按照什么方向积累?

这就会难住很多人,也是被很多人认为是“只可意会、言传也传不明白”的东西。


正文

你看,原本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概念产生了联系:

“预测未来”靠得是“积累的方向”。

但如果要想正确地预测未来,就得确保积累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如果是正确的,就得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方向被验证为正确;
  • 在现在看来,这个方向也被验证为正确;
  •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不出现极大的意外,这个方向同样会被验证为正确。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只要遵循上面三个条件,就会筛掉绝大多数错误的方向。积累的逻辑正是这样,但被我们很多人忽略的是:

方法越是朴素,就越永恒。

认真琢磨这些朴素的、永恒的、乃至被大多数人当做是耳旁风或是陈词滥调的道理,研究透彻了,就相当于瞬间把自己的视野拉到了未来,因为事实很明显——这些方向在未来也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这个方向需要时间才能收获结果。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于是你提前按照这个方向深度思考、做出选择、采取行动、持续践行,最终你会等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比如,一些大概率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方向就这么明晃晃地放在那里:

  • 体力劳动的瓶颈很明显,脑力劳动的瓶颈目前还不知道在哪儿;
  • 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的成果只能出售一次,而脑力劳动的成果却能出售很多次;
  •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 好好学习的人比不好好学习的人未来的成就更大;
  • ……

但是,这些方向早已被大多数人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反过来看,那些现在看起来貌似聪明的“奇技淫巧”,也正如它的名字那样——往往只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它们可能根本没有在过去存在过,也很难在未来持续正确。

但问题是,即使知道了这些正确的方向,也并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坚持到验证未来的那一刻,于是很多人会过分强调“相信”、“毅力”等品质,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实际上,“相信”和“毅力”之类的品质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逻辑”。而缺少“逻辑”的“相信”和“毅力”往往意味着“脆弱”和“盲目”。

相反,更能让我们坚持到验证未来的那一刻的品质是“笃信”——笃信不是盲目地相信,而是源自扎实的逻辑推理和深度思考力。

它不等同于“相信”,而是“130%的相信”,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即使你被别人打击了30%的信心之后,还剩100%的信心。

而判断一个人是否笃信的证明就是看他能否“自顾自地践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如今的时代,我们绝大多数人面临的“三大难题”就是:

  • 世界变化太快;
  • 我们想法太多;
  • 暂时能力不足。

对应着“找寻正确的方向”、“笃信”和“自顾自地践行”,就会产生三件“难事儿”:

  • 由于世界变化太快,绝大多数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甚至根本不去找方向;
  • 即使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是由于自己想法太多,根本不能笃信这个方向,甚至还在不断地变换方向;
  • 哪怕他们笃信了这个方向,很多人也会由于暂时能力不足,不能毫无顾忌地自顾自地践行下去。

这应该算是矗立在我们当代人面前的“三座大山”了,甚至还衍生出了一群“后验主义”者——他们几乎从不考虑方向是否正确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方向的概念。

比如,他们最常秉持的观点是“学习无用论”;他们最常说出的句式是“你看,不出我所料吧……”。

如今看来,这种行为的确也是挺滑稽的——哪怕是明摆着的方向,他们也只会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也称“打嘴炮”的阶段。

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进而必然会导致之后的“没有方向”、“不能笃信”、“难以自顾自地践行”。

到头来,那个注定会走向“孤独”的我们,甚至都不需要作出所谓的“预测”,就可以获得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远见”。

认真思考那些朴素、简单的道理,并认真、耐心地对待这些道理。然后笃信这些道理,并按照这些道理持续不断地践行下去。


写在最后

总有人会说:

如果我们笃信的方向是错误的呢?

事实是:

手握90%成功可能性的高手,早已接受了10%失败的可能性。但每天定时定点买彩票的普通人,却总是幻想那成功概率几乎为0的可能性。

前者是有远见的高手,而后者是无方向的赌徒。

历史早已证明了一个事实:

最终,那些有远见的人,一定比那些无方向、只看眼前的人拥有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甚至,就连这个事实的本身也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它不仅在过去成立,现在成立,未来也一定成立。

虽然我们的肉身都活在当下,但总有一批人早已笃信了远方。

祝吉安!

相关文章

  • “预测未来”的底层逻辑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个人转载本文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 洞察力

    洞察力是对方法论下的底层逻辑的理解。洞察力远见的基础,你之所以有勇气预测未来,是因为你相信有些没变的底层逻辑,在推...

  • 【精彩悦读】币圈预测大神透露的区块链未来财富密码

    最近一直在学习一些分析区块链行业底层逻辑的文章,试图找出区块链发展的未来方向。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预测未来是不可能...

  • 练就你的情绪自主力4(笔记)

    2-4防走偏:不再“钻牛角尖”的底层逻辑 认知偏差1 :预测未来及灾难化对策:垂直下降+概率相乘 ●实例 Tina...

  • 底层逻辑: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太阳

    底层逻辑:锚定未来,找到自己要的人生,无需凭借别人的光,活得也足够漂亮。 《底层逻辑》:第四讲,锚定未来的四大策略...

  • 如何建立底层知识体系?

    底层知识体系就是那些能够提升你思维质量,能够帮助你提升逻辑能力的知识,拥有这些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未来的预测能...

  • 薛兆丰价格不可预测论

    股市价格或者房价不可预测 三段论逻辑是 只有对未来预测才能影响价格。 如果我们不能对未来进行预测,那么我们就没有办...

  • 你知道自己的底层逻辑吗?

    最近对底层逻辑比较感兴趣。那什么是底层逻辑呢?《底层逻辑》这本书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底层逻辑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

  • 来自底层的逻辑

    现在都在讲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到底什么是底层逻辑呢? 百度百科给出这样的解释,“底层逻辑,指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

  • 【底层逻辑】是什么?

    【底层逻辑】是什么? 底层逻辑基础 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始需求 就是底层逻辑 事物背后的基础规律 底层逻辑是一切事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预测未来”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uc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