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防走偏:不再“钻牛角尖”的底层逻辑
认知偏差1 :预测未来及灾难化 对策:垂直下降+概率相乘
●实例
Tina工作一项认真仔细,生怕出错。但最近一个项目却做得相当糟糕。
老板把她叫到办公室,谈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且临末了一句一一“你要是再这样下去,就完了~”
Tina揣这句话回到办公室,然后就陷入了终极版的焦虑和不安之中..
同事问:“你怎么了?”
她答:“我可能要完了”,然后就自己坐下沉闷起来。
(Tina的什么认知方式,导致了她现在这样?)
●两个对策: 垂直下降的追问+每个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
问:Tina,当老板说你再这样下去就要完了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60%
Tina:我觉得我这份工作保不住了!
问:当你觉得你这份工作保不住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40%
Tina:我想到我需要再找工作,但不可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了。
问:若真的不可能再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时,会怎么样? 50%
Tina:我可能做份自己不喜欢薪水也不高的工作。
问:如果你做一份薪水不高、自己也不喜欢的工作,你会怎么样? 30%
Tina:我觉得我无法过更好的生活。
问:如果你无法过更好的生活,那会怎样? 10%
Tina:那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失败者、没用的人。
问: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失败者或没用的人,那会怎样? 6%
Tina:没有人会喜欢我。
问:没有人会喜欢你,那会怎么样? 3%
Tina:我会一个人到老,很孤独。
问:如果你一个人孤独到老,会怎样? 1%
Tina:那我这辈子就完了,我就绝望了!
概率相乘:60%*40%*50%*30%*10%*6%*3%*1%=0.00000006
(这就是Tina所担心的结果的概率,值得吗?)
认知偏差2:非对称情绪 对策:连续标定技术
●实例
小刘是从事用户运营的。一次小规模产品试运营活动后,被粉丝疯狂吐槽。
小刘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即感到委屈又感到恐惧,已到了要崩溃的地步。他完全无法投入到工作当中,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完全懵掉,不敢去看反馈了。
之前说的情绪失控让人“意识失调”和“场最失调”吗?小刘现在基本就是这个状态。
(大家知道小刘的这个情绪状态,是由什么认知偏差引起的吗?)
●对策:连续标定技术
问:小刘,如果0是平和放松的情绪状态,100是情绪到了最高强度,搞得自己要死要活的了。你觉得你现在是多少分?
刘:90分,就快100分了,我现在也要死要活的了.-.- ~狂晕
问:那如果假设你现在体检,被诊断得了癌症,你的情绪会是多少分?
刘:95-100吧,真得了也要认。
问:那你觉得一次试运营被粉丝吐槽和得癌症,哪件事对你来说分量更重?如果0是不重要、100是很重要,你分别打多少分?
刘:这么比较起来的话,癌症的重要性一定是100分 ,粉丝吐槽吗50分吧。
问:那粉丝吐槽的重要性是50分,你为什么给它的情绪反应却是90分呢?
认知偏差3:负性关注 对策:积极纠正,3+ 1训练
●实例
小海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自己的视频,很多人都给了好评,只有几个圈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小海为此耿耿于怀难过了好几天。那些表扬他的回复,他也似乎根本就没看到...
(关注负面情绪是人的天性。因为为了生存,更加关注负面的似乎可以防思危险。但是越关注,越不安全,越不安全,就越关注,最后就负性循环了)
●对策:积极纠正,3+ 1训练
1、每天写下1-3件具有积极意义的小事情,坚持至少1个月
2、一个月后,在每天的三件小事中找出一个来当样本,想象以前和它同一性质的事情。
例如:我今天的一件小事为“成功的演讲15分钟”,,我联想到同一性质的事情是“我原来不敢当众发言”
3、坚持至少个月,你感受积极情绪的能量就会增强。
小结:我们的大脑每天会有无数的“想法”,有些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偶尔遇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可能都是懵的,而情绪稳定,内心强大的人,往往能及时作出判断,将如何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虽然情绪还是会带来一定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