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碎碎记

作者: 大雁南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1:10 被阅读11次

                  日常碎碎记

          今天记录三件事情,1.培养孩子多角度看问题;2.听课随感;3.分享一首古诗。

    1. 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一辆公交车上有28位乘客,下去9人,上来15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这道题目比较简单,简单在于,事情的发展顺序以孩子大脑的思考顺序一样。原来的人减去下车的人再加上上车的人,就等于现在有多少人。列式为28-9+15=34(人)。

    这个时候,ZR对我说,老师我是这样做的,可以吗?列式为28+(15-9)=34(人)。我追问:“你能解释这样算的道理吗?”孩子有点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于是,把这个问题抛向全班同学。孩子们不断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这样算更简单,原来是28-9不好算,现在是15-9更好算一点。(解释不来其中的道理,就是觉得计算更简单一些。)

    生2:原来是用28减9再加15,而我现在是用15减9再加28,是一样的。(试图从纯数学计算角度来思考,但是,由于没有学过有关的运算定律,表达不出清晰的思路来。)

    生3:……依然表达不出其中的道理来。

    于是,老师,我出马了。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生:28人。

    师:这个时候,公交车上的人员要变动了,如果人员增加了,你们用怎样列式呢?加法还是减法?

    生:加法。因为,在28的基础上多了人,就是加法。

    同样道理,可以得到,当公交车上的人变少了的时候,要用减法。对于这一步,孩子们都同意了。用我的话说,就是老师讲清楚了吗?

    孩子:讲清楚了。

    师:接下来,我们最最关键的就是判断公交车的人员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怎样变化呢?有人下车,有人上车。如何来判断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生4:哦,老师我明白了,人是增加了。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6人。这个6就是用15-9得到的。再由于总人数是增加了,就要用28+6=34(人)。

    为了让孩子们听的更清楚,配合着孩子的话,板书如上图。

    生5:老师,也可以这样。最开始的时候28个座位都有人,后来又9个人下车,就空了9个座位。然后,先上来9个人把这些座位占了,这个时候,还是28人。最后,再上来6人。总人数就是28+6=34(人)

    发言的孩子问道:“我说清楚了吗?”多数孩子回答,说清楚了。当然,我清楚的知道,这里面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依然是不清楚的。可是,由于别人都说讲清楚了。也就配合着说,我听明白了。

    师:那么,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理解呢?

    生众:第一种。因为,特别好理解。下车就减,上车就加。

    生6:老师,我发现,好算的难想到(指的是28+(15-9)=34这种方法);难算的却好理解(指的是28-9+15=34这种算法)。反正,总有一个是难办的。不可能两个都简单。

    别说,这个孩子的语言多少有点哲学的味道在里面。不是说,小孩子个个是哲学家吗?只是,教着教着,被我们老师教的不是哲学家了。

    2.听课随感

      今天周三,学校数学教研日。下午在报告厅聆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的常态课《周长》。课上的精彩自不必说,处处透着大师的功底。不过,课堂上,也有一些环节引发了我的思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为了突破周长的概念,这两个关键词“周”与“长”必须给予突破。本着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习的题材更好的来源于孩子的实际生活,导入的环节用了学校大课间跑步的素材。此素材的目的在于突破以及更好的建立“一周”这个关键词。

    在孩子们的讨论中,遇到一些跑偏的语言。现在跑的一圈不是学校完整的一圈,因为,由于造房子挡住了一部分路;孩子的起点不一定就是最后的终点,缺少了纯数学意义上的逻辑性;一圈始终处于孩子的脑海想象中,没有可视化的画面呈现。(当然,如果要展示整个一圈的运动过程,则需要用到航拍画面,准备工作投入很是辛苦。)

    这样一来的话,是否我们常用的小蚂蚁跑步情境更来得直观,作用更大呢?(就是用PPT展示小蚂蚁怎样跑一圈,有一圈不到的;有一圈过了的;有正好一圈的;有走捷径,不走边沿线的。)

    但是,随后的问题又来了。假如上课的时候用了这个设计,是否又会有人这样建议:这个设计没有很好的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情况呢?总之,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有其不到之处。

    这样的情形,让我想起某本杂志上写的一段话:我也看了很多书,可是看得越多就越糊涂,不同的专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论述,有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单个看,都很有道理;一起看,就很糊涂。

    专家的解答是:其实,这样的情形下,最能促使你产生自己的新思想。如果你能从两种不同的观点中,看出合理与不合理的关键点,或者看出两者的共同之处,又或者能够发现异见分歧的关键根源,那么要恭喜你,你已经站在了专家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认得更深了。

    这时候,你不妨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证。如此,你已经真正进入了研究状态。所以,你不用担心看得多就糊涂,真正的糊涂是没有独立思考的结果。

    简单说,教学其实就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做到——溺水三千,各取一瓢。

    3.分享一首古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身养性,一半是因为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常碎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us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