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8月的一期央视《新闻周刊》里,主持人白岩松带给大家一则感人至深的消息:视力仅有0.05的视障学生郑荣权,在普通高考中取得出人意外的570分,可他还是遇到了烦心事。虽然国家已经放开残障孩子参加高考的大门,但大部分高校仍以“不适合”为由拒绝录取小郑,最后令人欣慰的是,温州大学接纳了这位特殊的考生,郑荣权也成为浙江省第一个盲人大学生。白岩松在节目最后说:但愿这个事件不再是新闻,而是常事,是正常的事。
然而4年过后,郑荣权又一次上了《新闻周刊》,他就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他的理想也是要成为一名盲校的老师,毕业在即,经过多方协调和郑荣权的不懈努力,他终于获得了宝贵的教师资格证,可是在择业时再次碰壁。尽管他的笔试和面试成绩在招聘中全部名列第一,但招人的盲人学校都以体检不合格不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标准为由拒收。郑荣权期待着:在冷冰冰的制度面前有一丝温暖出现,给和他一样的人带去更多的希望与力量。
残疾人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他们艰难的生活经历博取了无限的同情,要么是他们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收获的敬佩,然而人们看待他们的目光很少是平视,多半是掺杂着好奇的注视,甚至是略含鄙夷的歧视,因此他们更愿意生活在身体状况类似的小圈子里,在那里他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平等,获得相同权益的渴望成为他们朝思暮想的祈盼。但现实终归是现实,残疾给予特殊人群的总是残破的境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自己的规则和制度,而且标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能说社会对残疾人不公,而是特殊岗位确实应有特殊要求,但任何事情都会有特例。郑荣权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具有实习代课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最懂盲人学生的心理感受与需求,完全能成为一名优秀甚至出类拔萃的教师。我们不希望国家公务人员的录用政策因某个人的特殊而特别对待,而是盼望规定能因地制宜地做出修订,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
另外,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自身的努力,你不呐喊没人会为你喝彩。盲人能够参加普通高考,残疾人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证,这些以前不可想象的待遇是无数身残志坚的人士不断奔走呼号争取来的权益,是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与锲而不舍的气概凝结成的甘露,其中浸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持续不断的水滴却可以凿穿磐石;一只蝴蝶的力量不足挂齿,可它轻轻拍打翅膀可能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郑荣权的背后不仅有令人叹服的不屈经历,而且他那句“我的未来不想被限定”的话更代表了众多残障者的心声,谁都有自由驰骋的梦想,都有与人平等的权力,可美好愿望不会唾手可得,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声援,才会让每个不同的个体成为璀璨而不一样的烟火。我更希望白岩松的祝愿能够照进现实,让郑荣权的人生不再充满荆棘,不会第三次荣登新闻焦点。
转载声明,本文己授权转载
本文作者:石岩磊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