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们,你们终于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建立起了应对当下生活的秩序感。爸爸妈妈却要向你们提出一个新的挑战:环游世界。我们知道这里有你们熟悉的环境和小朋友,有你们关于生命之初的记忆。你们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半,这么早把你们从熟悉的环境中拔出来有点于心不忍,但爸爸妈妈还是想跟你们好好商量一下。
PART I
也许是你们的出生带来了更多关于生活的选择和人生的思考,近两年爸爸妈妈经常在深夜里讨论未来、成长、老去。我们曾有过不值一提的年轻冲动和热血幻想,至今仍不合时宜的保存着些许理想主义。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慢慢冷静,被一些关于责任的话题拉回现实。
变化是我们害怕的,不变亦是我们害怕的。但变化并不以我们的意志转移,毕竟一直不变的只有变。而不变的人生让我们仿佛在那些漆黑的夜里都能看到明晃晃的尽头,那种一秒速冻的既视感让人冷。
我们时常觉得自己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至少过上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物质有很多的奢望,相反,我们追求内心的丰盈大过奢华的生活。但我们非常遗憾的是,眼下的生活让我们不甘心亦不知所措。
不甘心是因为我们觉得生活不应该这样。
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生活又能怎样呢?
你们仿佛是突然长大的,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下班加班,并没有多少时间陪你们,想着要给你们最好的生活,却连陪你们看完一本书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把自己出卖给一份不尴不尬的工作,再去购买被兜售的早教课程来消耗你们的精力和我们的焦虑。
囿,我们最近常常想到这个字。你们看,我们拥有一些,却被死死包围在一个圈内,我们的拥有是被限制的。这么狭小的空间往哪边走都是碰撞,如同一个个格子间和公寓楼,我们在计较别人的格子间是否大过自己,别人的公寓是否大过自己,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无法逾越的边界。
PART II
我们生活的城市被玫瑰色的日常包围,这里有满足高质量生活的便利条件。这里有太多定义、太多标签,只服务于高效。大人们互相认识靠身份、地位、穿着,没人有时间去了解真实的彼此。
关于一个人的定义和标签快速越过独立思考发声,我们活在这样的笼罩里失去自我,被圈养起来互相摩擦,最后养成了精准的贴合时宜和谙熟的社交法则,建立起了一个眼神就能传递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我们生活的城市还有大把散落的意见,大人们把各说各话叫交流。我们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正义感和价值观,结交与自己意见一致的朋友圈。我们选择性地搜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意见来佐证自己的偏见,我们叫它们证据。还有个叫算法的帮凶让我们感觉活在真理的世界里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通过偏见来佐证自己,让狭隘与日俱增。
我们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认可与定价,我们自己是什么不重要,别人如何看我们才重要。做自己成为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所以我们学会了很多察言观色的技巧。
我们有能力面对很多人,却唯独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
而这些被忽略的自己常常以跌宕起伏的戏剧化方式发泄出来:
冷漠的面孔
未苏醒的昨晚在今天言不由衷
深夜的痛下决心在清晨打回原形
我们甚至忘记了什么是自己,按照默认的配置活着安全又高效。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大家是否一样,自己是否被视为异类。
只要路有行人,这就算一条路,管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呢?
社会需要我们像标准件一样活着,这有利于全社会的产出,每个时代的局限性是个人逃脱不了的诅咒。我们的时代缺乏集体情绪,也没什么重要议题让我们去热烈碰撞,所以我们开始小心的向内探索。可我们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教我们如何思考,我们被灌输的只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
但爸爸妈妈时常如同你们一样想知道很多为什么。
为什么物质越充裕内心越焦虑?
为什么大家说着爱却连心平气和的对话都做不到?
别处是否和这里不一样?
自己是什么?
我能做什么?
城市往下,水泥横亘了我们生出的根。
城市往上,天际线切断了我们探出的眼。
通气口没了,除了纠结与狭隘的自我日益增长。
PART III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你们看,真知灼见可以穿越层层时代,经历种种思潮,依旧闪耀着炙热的光。我们必须很难过的告诉你们,时至今日,爸爸妈妈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什么,但我们非常不希望你们长大了重复这种盲目奔忙却不自知的生活。
我们甚至没见过一棵树的成长,只看到它们变成纸张,包装,家具之后的样子。工业化的标准件遮挡了我们关于生命与自然的原始体验。我们害怕错过你们的成长,等我们回过头,你们已被社会之器打造成标准的样子,无限退让的自我和向主流的妥协换来了众人的包容却换不来自己的心安理得。
最终活成一个统计数据,世界的精彩与你无关,连自己的精彩都与你无关。
所以我们想,审视一段人生的第一步,可能先要保持一段距离吧。好多人都担心你们出去不能适应,其实我们才不适应。因为你们是敞开的、心无偏见的,你们接受一切来自生活的新鲜如初。但我们需要用力控制住自己既有的偏见,这原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现在被我们丢的差不多了。
看到你们的现在,敞开而放松的充盈,我们就明白自己丢了什么。在你们的成长中,我们常常感到自己的局限性而无法提供给你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启发。
PART IV
走出去,离开这些偏见,回头看,形态才能初显。
我们没有关于未来的规划,人之渺小,时代之凶猛,根本就不是一己之力能设防的。决定出发起,我们开始慌乱,深感自己读的书太少、走的路太少,如圈养之兽放归森林已无兽性。
我们所受的教育和自我的成长并未教会我们踏入生命之河面无惧色,所以这些不堪的经历我们不想让你们再重复。虽然我们对于未来非常困惑,也不甘心。但我们非常确定的事情是书要多读,路要多走。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你们就需要承担更多关于生活的自理,两岁是你完整的两岁,四岁是你完整的四岁,并不是依附于爸爸妈妈的存在,而是独立的个体。你们该有两岁的担当与四岁的勇气。这段路,我们一起探索。
眼下与小朋友们告别是你们要学的人生第一课,一场离别的意义你们还不甚了解,但路途遥远会强化你们的概念。人生无常,欢聚和离别都是常态,拥有的时候珍重,离别的时候就不会遗憾。
爸爸妈妈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太大的作为,在离开这一段生活状态上也没有多少留念,我们只是坚定的要去拥抱变化,去治疗自己的狭隘。
一路上你们会看到很多风景,看到不同的人和事。有些你们会觉得好,有些你们会觉得坏,我们没有太多定义要教给你们,经历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关于人生的定义会随着你们的经历而变化。
重要的是,你看过好的,也见过坏的,你才能开始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能妥协的,生命的厚度才能因此累积。
我们想和你们一样拥抱所有的未知,暂时放下这里被定义的美,被精心包装的美,去看看未经定义之美、自然之美、放下之美。和你们一样不预设、不防备,以求获得一个关于自己及人生的更丰满的认识,人生的路,也许多着呢。
宝贝们,生活要么选择,要么被选择。
世界很大,无常恒常,我们出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