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母亲,过去每次家庭出游时,都是出发前一天才开始收拾装备,结果经常需要熬夜,造成睡眠不足,结果第二天出发时往往会因为头天晚上没有睡好,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甚至导致出发延迟,结果错过原定的班机时间。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再次出游的时候,她提前一周就开始打包收拾,慢条斯理地收拾,确保了每一样必须品都放进了行李箱。而且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她再也不用熬夜收拾,只需要把所有已经打包好的行李搬到车上就够了,美美地睡一觉后,第二天按时把家人叫醒,并安排上车,就大功告成。
调整策略,拉长准备时间后,这位母亲有更充足的时间为全家人的出游做好准备,也为全家人度过一个快乐假期做好了保障。
中国有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成为精要主义者,提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变化,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提前准备,为工作和生活预留一个缓冲,就可以减少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
为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充足的准备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基本原则: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很多人在做准备的时候,容易很乐观地去估计意外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当我们习惯性地低估意外发生的概率,当意外真的发生时,就会陷入疲于应对的状态。
麦吉沃恩在本书中,还为读者提供了三个设置缓冲区的窍门,我们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
第一个窍门是做完善的准备。
第二个窍门则是永远比预计多留50%的时间。
第三个窍门是做好情景规划。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所有情形和可能性,并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是面对现实,精要主义者不会回避,而是通过建立缓冲,来减少意外时间的摩擦。在建立缓冲和做足准备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需要关注——即我们的“最慢行进者”。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原理“木桶原理”,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人生命的高度不在于自己的长处,而在于短处。生活中的意外或个人发展的瓶颈,往往也发生在那些短处。
但是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值得改进的地方都很多,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找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多只能实现短期改善,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会让我们在没那么重要的事物上耗费时间精力。
如果我们真的想提升系统整体的运行效果,就要去寻找那些关键短板。那些显而易见的障碍,不一定就是影响这个大局的关键要素,精要主义者应该去关心那些影响重要事务的拦路虎。
第一步,我们需要弄清楚核心目标。
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目标数字化,让目标变得可量化,就能够让目标凸显出来。
第二步,我们必须锁定障碍。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为了让稿件效果好而边写边改,结果耽误了写稿时间。此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稿件,任何延缓此目标执行的活动,都应该被抛弃。
第三步,果断而迅速地扫除障碍。还是写稿子这件事,只要我们确定了今天的目标是完成初稿,那就要坚定“先完成再完美”的线路不动摇,那些错别字,语句不通,素材引用不恰当就都不是现在关心的问题,坚持写下去,直到写完,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扫除障碍,为实现目标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后,就能够稳步朝着目标前进了,精要主义的执行也就不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