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访闻一多先生殉难处

夜访闻一多先生殉难处

作者: 我就是田田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09:30 被阅读205次

前日参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为“湘黔滇旅行团”图片纪实所震撼,闻一多先生在途中与学生同甘共苦,调查民情民俗,留下大量速写作品。他的衣冠冢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东北角,“一二一”四烈士墓前。

经同学提醒,笔者与父亲晚饭后探访先生殉难处,是作此文。

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石碑位于昆明市钱局街西仓坡,住宅楼与外墙之间的甬道中,是昆明市五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石碑,免受玷污(“泼墨事件”),现有围栏保护,碑前献有菊花。石碑紧邻先生故居,门前筑有凉亭,尚可闻到新鲜的油漆味道。故居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变身云南师范大学幼儿园。故居大门与幼儿园大门之间的山墙上展示最后一次的演讲全文。

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石碑 碑前献有新鲜菊花 五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殉难处简介 石碑背面描述先生殉难经过

石碑背面刻有隶书,简要描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殉难经过,由中国民主同盟会云南省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撰文,时隔三十余年,字迹已不清晰。

闻一多先生生于一八九九年,湖北浠水人,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一九三八年随湘黔滇旅行团步行迁居昆明。曾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坚决地为反内战、争民主而斗争。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中,始终和青年学生一起,英勇战斗。

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后,闻一多不计安危,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中午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召开的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愤怒斥责反动派的罪行,下午又到府甬道《民主周刊》社,出席民盟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痛切向社会呼吁控诉。五时许招待会结束,由其长子闻立鹤陪伴返回住所时,在距离家门口十几步处被国民党特务狙击,当即身死,时年四十八岁,闻立鹤亦中枪受伤。

闻一多故居 故居左前方有一凉亭,新刷了油漆 最后一次的演讲全文

先生殉难处石碑所在甬道侧墙上及道路两侧展示了大量宣传图,包括闻一多先生生平,诗作“七子之歌”,以及大量速写作品。

道路两侧大量宣传图片 宣传图片特写 宣传图片特写

沿着道路行走,即到达美丽的翠湖公园及云南大学(最后一次的演讲地点)。来昆明游览的朋友们,到翠湖的时候别忘了给闻一多先生鞠上三个躬。

本文图片均由笔者及笔者父亲手机拍摄,文字素材来自碑刻及宣传栏。附上翠湖夜景和云南大学大门照。

翠湖公园夜景 云南大学

相关文章

  • 夜访闻一多先生殉难处

    前日参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为“湘黔滇旅行团”图片纪实所震撼,闻一多先生在途中与学生同甘共苦,调查民情民俗,留...

  • 西南联大 第五集 红烛不灭

    闻一多先生和华罗庚先生在同一屋檐下,完成了各自的巨著;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为闻一多先生的菜地看虫子这些小事,不仅仅体...

  • 教师的幸福瞬间3

    今天我们语文组进行语文公开课,我们选的课题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王丹丹老师在执教闻一多先生的...

  • 永远的红烛

    今天 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先生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迄今整整120周年。 七绝 ...

  • 《色彩》――读后感

    机缘巧合之下读到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不得不说,具有诗人和画家双重身份的闻一多先生,想象力极为丰富,第一次看到这首...

  • 有个性的山东人

    欢迎来到中学故事,我是赵力。今天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诗人臧克家回忆老师闻一多先生的散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

  • 汪曾祺的文章好在哪里

    汪曾祺曾经颇受老舍先生的赏识,又是沈从文的弟子。从他对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赵树理先生、闻一多先生的回忆看,汪曾祺...

  • 夜访冯骥才先生的书房

    喜欢夜里造访冯骥才先生的书房,坐在冯骥才先生的书房里,冯先生给我沏上一杯茶,我听他给我讲他收藏老墨的故事。 我也喜...

  • 6.20读书笔记

    6.20 #梁实秋 《雅舍小品》 美文 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他的书全是中文书...

  •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读后感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以一个魔鬼夜访的故事为切入点,揭示了各种社会现象。 很新奇的写作角度。一个魔鬼会谈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访闻一多先生殉难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fo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