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时在老家过年,年前一定要搞大扫除。家里所有的大小物件都要彻底洗一遍,只要是能搬动的,能拆卸的,都要移动到水塘边去彻底洗干净。于是家中男女老少齐动手,一连洗好几天才能把各类家具,如床、柜子、门板、厨房用品、床单、被套等等,洗个遍。太阳下冷风吹干各类家居、衣物的样子至今在脑海里印象深刻。
如今过年依旧要大扫除,那些不常洗的大东西,如窗帘,就要趁机洗一洗。扫尘拖地的做法也要不同平常,必须挪动一下位置来彻底拖干净。这挪动家具的动作一做起来,就发现一些角落,一些交叉位置灰尘格外多。甚至可能在沙发底下,或者床底下,发现很久以前想找却没有找到的东西。
联想起多年以前,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到节假日前,单位一定会安排对办公室、实验室进行大扫除。每次扫除完成,实验室主任一定会来检查,检查的结果就是,领导一定能发现,有些物品挪动一下位置,灰尘就被看见了。说明卫生搞得不彻底,继续举一反三,再彻底搞一次。主任再来检查验收。
那时实验室很重视搞卫生,每天早晨全体实验室人员,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职位级别,全部人员每个人都拿一把拖把,用几分钟时间,就把实验室、办公室和走廊都拖了一遍。搞卫生的人员中,同样有我的导师,当时的科技委主任,后来变成了工程院士。自己动手搞卫生,那只是各类事情靠自己双手劳动的一个例子。而每天早上搞卫生,也是一种晨会式集体活动,在搞卫生中轻松交流工作和生活。
有一次到北理工短期学习3个月,发现北理工的实验室也是每天早晨一上班就集体搞卫生,扫尘拖地擦桌子,无论教授、普通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一起劳动,有人挥动着扫把或拖把拖地,有人提着水桶,用抹布擦桌子,每天花几分钟非常利索地搞一次卫生。
想起我上大学时同学们一起季节性劳动,师生自己动手除草。每到秋天就安排大家,把实验室周边那些比人高的杂草割除掉。这样的割草活动每年都有,至今印象深刻。现在想来,这也是个秋高风噪防火的好办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的实验室有外请的清洁工来专门搞卫生,自己动手集体大搞卫生的活动没了。
现在想想特别怀念当时一起搞卫生的那些时刻,怀念一起搞卫生的那种团结协作的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