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发了这样一个朋友圈。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所有的问题都是现实,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加油啊,自己。
朋友梦姐看到后,马上私聊我说,这个疫情,对你们教培行业的影响,真的挺大的,但是,我看你的心态,你最近的文章,还是挺乐观的。
要坚强,挺住啊!咱们中国控制的还是挺好的。
现在,所有人生活的真相就是面对疫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我说,是啊,梦姐,2020年,活着,熬着,坚持着。
您这么忙,还经常看我的朋友圈?伶俐在德国还好吗?听说德国那边的疫情控制的也还凑合。
伶俐是梦姐家的龙凤双胞胎之女儿,大学毕业后去德国读研了,一个姑娘家,目前这种情况,还是挺让人牵挂的。
梦姐说,没事儿,德国地广人稀,在路上遇到的鸽子都比遇到的人多,我也早习惯她独来独往了。反倒是她,还挺牵挂我们老两口,说现在保定还是挺危险的,让我们多注意呢。
我说,伶俐这么优秀,跟您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呀。
梦姐说,嗯嗯,这个作品我塑造了一半,剩下的由她自己去完成吧,方向对了,不会差到哪去。
由梦姐和伶俐,想到了,我在第二篇之中写的,佳佳和她的妈妈,同样优秀的一对母女,妈妈在给佳佳起着榜样的作用。
做到优秀,难吗?
就这么简单!
把自己的日常,当做艺术品去塑造,还累吗?
佳佳和妈妈,他们已经做了优秀的示范,我想,她们会走得更远,更稳!
每个人都需要一件作品,来回报自己的付出,平庸与优秀之间,有多远?
不用急,该做的,认真做,该来的,总会来!
梦姐说,我看了你昨天的文章,挺喜欢童童这个小伙子的,看来这个妈妈也是放养模式。
大海航行靠舵手,童童妈妈不简单啊!
我说,对呢,刚想说你们两个挺像的,培养孩子都挺有一套,她是引导配合型的,我觉得,这种陪伴才真的做到了细雨润无声。
想起了跟童童妈妈的交流。
童童妈妈认为,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就是读书和行走,带着多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他自己有感知,等中学了,时间也紧张,观点也不好改变了。
她说,童童从小到现在,我就是带着他到处跑,在徽州碧山买房,也是因为那的文化传承好。
那有碧山书局,先锋书店的分店,超级网红,我们娘俩经常去那儿买书,好多小众的书,可以从那买到,童童在那儿都可以刷脸了。
童从两岁我就到处带着跑。南到涠洲岛,北到漠河,原来低年级还请假出去。
这几年都是回黄山,他喜欢那里,喜欢那里的山山水水,喜欢那里的柔风细雨,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涠洲岛是春运去的,台风,回不来,在岛上呆十多天,他高兴死了。
春运,我就让他自己排队,找坐,记住车号,当时才一年级。
我们家楼后有条小河,有好多小虾,一下午能捞一顿,……
孩子这些学习,比书本更有记忆!
所以,童童的事都是他自己选择,决定,自理……
我说,男孩子,这样培养才能有担当,有责任感!
父母的见识,眼届,格局,财力,才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你们的天花板够高的,够娃折腾的了。
认知的世界大了,语文的天地也就更广大了,胸怀也就更开阔了。
真是一对宝藏母子,他们在相互成就,相互塑造。
童童是妈妈最好的作品,就像伶俐是梦姐最好的作品一样。
优秀的人总是在一个拐角处相遇。
疫情期间,童童和我交流,说自己的好几个同学要听远方文学,虽然只能听线上课,也比不学强多了。
他说远方的课很有趣,又充实,王帅老师一级的课讲的可好了,每次上课都有感觉,怎么还没上够,一会儿就下课了呢。
这不行,不过瘾,自己得留下学过的痕迹。
怎么做呢?
自己做个公众号“悦走悦快乐"。
于是紧锣密鼓地买来设备,自己研究技术,公众号做的有声有色的。
公众号分三部分:
1,配乐诗词朗诵。
2,古诗词原文、重点词语解释、译文。
3,英文对译朗诵。
这就是热爱带来的痴迷啊。
我跟童童妈妈说,是啊,授娃以渔,成长的技能,你做的就是这些,掌握正确的大方向,不偏离主线即可。
而非只是喂鱼 ,咱们都会老,都会离开孩子的。
而且,你是在培养和提升娃好的品味。
什么是品味?让最好的享受成为习惯。
他习惯了与优秀的人、事、物在一起,享受那一个个最好的瞬间,这一个个瞬间加起来,就成为真实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他自己。
从小扩大孩子们的视野太重要了,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让一个少年的心里装下世界的样子,他的心才会奔向远方!

这是第12篇,固定每周一三五发文,敬请期待下篇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