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医生与王医生》读书心得

《张医生与王医生》读书心得

作者: 最好的安排007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11:16 被阅读0次

    整个三月没有读完一本书,这其中有考证和重学《伯凡认知方法论》课程的影响。今天查阅监理工程师报名信息,居然过了交费日期,我的报名未成功!我晕,真晕。这样的话,最近读书的时间可能会增加一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看了应该有三四个星期,每天利用午睡 的时间看上几页,终于今天将其看完。这是一本记实文学(我自己暂时这样称呼),是通过采访两位医生以及身边的亲人,来真实的反应这两位在工人阶级家庭中,通过学习达到了阶层的跃迁。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史。以前看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讲述农村人,或者是下放知青在改革开放全过程的成长和跃迁史。而本书两位主人公都一直生长在城市里,父母都是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之前工人阶级是最重要的阶层,在工农兵中排名第一,是最先进的阶层。但在文学作品中,单独写这样的确实很少。这也许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工人阶级占人口比例非常少的原因。之所以能写张医生和王医生,还得益于他们生活在沈阳。沈阳和它所处的东北是当时全国工人阶级占比最多的地区了。

    按照书中推算,两位主人公比我大八至九岁,虽然我们同属于70年代生人,但他们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才上小学,我比他们小一个年代。他们的许多想法跟我依然有一些代沟,比如他们的金钱观、儿女观、婚姻观,都是有差距的。他们更趋于保守和稳妥,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称呼80后90后00后了,甚至有的人称90后和95后,社会发展太快,相差几岁观念和观点都不一样。比如书中王医生的女儿04年出生的,她就坚决不想留学,特别不愿意去美国留学,在她的眼中ZG最好。而王医生和王夫人则认为出国留学是一件最有面子的事情。在出国方面我是无感的,没有什么面子里子的问题,而同样是06出生的儿子,也是非常排斥到外国留学。现在的00后都是坚定的爱国者。

    书中称张医生和王医生都是“奖学金男孩”,学习好、听话,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人。这主要得益于他们都有一位能力非常出众的母亲,也得益于他们生活在沈阳这样的工业城市,有着不错的教育资源,当然与自身的努力同样分不开。按他们的话说“他们不够社会”--这个社会在我的理解是处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会来事”的那种--估计他们可能自己认为自己是那种读书人,或者说是别人眼中的“书呆子”(纯属自己的理解)。他们一直学习很好,在学习方面能够碾压许多人,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花费太多心思来讨好别人,来适用社会。这也许就是解释所谓的高考状元基本上到后来都默默无闻的原因之一吧。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成绩优秀,我们会常常或略其它方面的能力,因为学校比拼的主要就是成绩,在成绩面前其它的都不是事。而一旦走向社会,学习成绩就不能反映一个人能力的全部了,“奖学金男孩”就会表现的失落,或者自己认为不够“社会”了。

    对于儿子我也很担心他以后会不会成为这样的“奖学金男孩”,他的成绩一直排在全校的前列,目前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同学关系相处的还算不错。真心希望他能够保持这样的状态,作为他的父亲,我没能成为“奖学金男孩”,没有能够像张医生和王医生那样通过知识获得阶层的跃迁。也不够社会,没有通过利用人缘或者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务自由,所以我非常希望儿子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满意的人生。当然作为他的父亲,我依然会为实现财务自由,实现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的。我要通过自己来影响他,让他能够全面地发展。

    张医生和王医生的优点是解题能力特别强,他们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工作中,成就了他们的专业能力,目前都是各大医院非常有名的主治医生,获得很多人的尊重,也获得了自身的经济收益。在目前经济不是很景气的东北地区,他们属于上流社会。但通过对他们的访谈,我认为在认知方面他们还是有某些缺陷。比如他们对文科生的鄙视,对人文知识的轻视,对“社会人”的看法,都反应了他们认知的固化。所以知识不光停留在专业知识上,其他的认知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升级。很高兴我能看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不停看书学习获得的一点感受。

    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影响、有成长环境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总的来说我和张医生、王医生都是非常幸运的,我们生活在比较平等、非常安定、日益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目标,这是很多前辈们梦寐以求的环境,很幸运地被我们赶上了,所以要好好珍惜,活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医生与王医生》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ij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