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除非你能把那些空想联系到共同的目标上去,因为那实在是耽误了你做别的事情。如果你竟空想某某人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说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打算的是什么,以及其他类似的事情,凡此皆足以把你卷走,使你不能专心守护自己的主宰的理性。
所以我们应该排除我们思想连锁中之漫无目标的无益的部分,过分好奇与怀有恶意的部分尤宜摒斥,一个人应该习惯于只思索一种事,一且有人问起“你心里想些什么?”你便能立刻坦白回答“我想的是这个或那个”;你的回答要立刻能表示出你的内心是单纯的、和善的,不失人群一分子的身份,没有一点享乐纵欲的遐想,没有任何争胜、嫉妒、猿疑,或任何羞于自承的念头。
最能培养高尚胸襟的事,莫过于对人生遭遇的一切,作确实而有条理的研究,从而参究这宇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东西;当前事物对这宇宙有何效用、有何价值,对人有何价值?
所以从今以后,你该退隐到自己那块小天地里去,不要过分紧张、不要急躁,要从容自持,要像一个人,一个有人性的人,一个公民,一个尘世凡人那样地去面对人生。但是最方便的宗旨当中,有两项你要注意:第一,客观的事物并不能涉及灵魂,只是在外面静止着;烦扰皆由内心而起。第二,眼见的世界瞬息万变,然后趋于消灭;要不断地想念你自己亲见的有多少事物在变。“宇宙即变化,人生即主观。” 哲学家说过:“如果你想要心中宁静,少做事。”但是只做必须之事,只做宇宙一分子的理性所要求的事,只按照它所要求的去做,这不是一个更好的格言吗?因为这将不仅因做很少的事而获致心中的宁静,而且还可以因为做得适宜而获致心中的宁静。我们的言与行,什么都不是必需的,如果一个人知所节制,当然可得较多的闲暇、较少的烦。所以遇有机会不要忘记间你自己:“是不是不必需的事情?”但是我们不仅要减少动作,不必需的思想也要删灭一一减少妄念,不必需的动作也就无从而生。 最好的报复方法便是勿效仿敌人。
当你的环境好像是强迫你烦恼不安的时候,赶快敛神反省,切勿不必要地停留在那不和谐的状态之中。不断地返回到内省和谐的安静、你便可得到更大的制力量。 如果你同时有一个继母一个亲娘,你於相当地孝顺继母,但是你会时常地投入亲娘的怀抱。朝廷与哲学现在便是你的继母与亲娘。要时常地回到亲娘那里去获得安宁,这样你便可以较能容忍朝廷生活,朝廷生活也可以较能容忍你。
看穿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过如此,你一生便该永久保持这种警觉,一切事物都好像是非常美动人,要把它们剥得赤裸裸的,看看它们真实的可怜相,剥去它们的传统的尊严。因为外貌最善骗人,你自以为正在从事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在受骗最烈。
爱好虚名的人是认定“別人的行为便是他自己的幸福”,爱好享乐的人是认定“他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但是拥有智慧的人则认定“自己的行为才是幸福所在”。 要假设你现在已经死了,一生已经结束,此后残余的岁月只当作是这一生的延续,要按照自然之道生活下去。 向内看。善的源泉是内在的,如果你肯发掘,他便会不断地喷涌。
一种痛苦不会是不可忍的或水无休止的,所以要记住它是有很度的,不要在想象中把它扩大。此外还要记住: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不适,实在不是真正的苦痛,例如发高烧、头晕头痛、不思饮食。如果为这些情形所苦恼,便要对你自己说“我是在被苦痛所降服了。 完美的性格应该是这样的——过每一天就像是过最后一天似的,不激动、不麻痹、不虚伪。 力求自己免过,是可能的;欲令别人免过,是不可能的;薄责己而厚责于人,糊涂之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