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鉴佛学禅修中的智慧丰富对冥想的理解——《西藏生死书》记1

借鉴佛学禅修中的智慧丰富对冥想的理解——《西藏生死书》记1

作者: 坐驰 | 来源:发表于2023-11-23 20:47 被阅读0次

借鉴佛学禅修中的智慧丰富对冥想的理解——《西藏生死书》记1

原创 坐驰 坐驰的读书笔记 2023-08-05 08:02 发表于天津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那么请你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既可以帮助我,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作者简介

索甲仁波切生于西藏,由 20 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后被上师认出是托顿·索甲(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蒋扬钦哲的上师)的转世。

1971 年至英国剑桥大学专修比较宗教学,1974 年开始弘扬佛法。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全球。由于思路清晰、功底扎实谈吐从容幽默,他的传法深受信众的欢迎.被誉为“ 参透佛法精髓的上师”,并成为许多国家的佛学中心与佛教团体的负责人或指导者。

借鉴佛学禅修中的智慧丰富对冥想的理解——《西藏生死书》记1

 文|坐驰

遇到这本书是个偶然的缘分,听别人介绍关于临终关怀以及敢于直面生死的问题时提到此书,却没有想到书中的一部分是介绍佛教的修行方法。本人不迷信宗教,但是对于比较技术和逻辑性的佛学内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作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一定有强大的哲学逻辑支撑,和足够多的可以身体力行的方法,即所谓的法门。这篇文章继续使用之前关于《超然冥想》的表格进行对照。方便丰富对于冥想的理解。

如果要回忆之前的完整内容可以阅读超然冥想对人体的影响 并与中医气功学对照研究——《超然冥想》记2

《超然冥想》书中介绍这种冥想源于印度,所以和藏传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应该是同宗吧。比较发现确实非常相似。两者同样提出修行的状态是一种非常放松的宁静,但同时又是很清醒的,充分感知的。同样有使用咒语和关键词的方法,只是在《超然冥想》中,咒语的词是需要导师量身定制的。在《西藏生死书》中则是使用咒语,但是强调这个咒语源于重要的人物,比如源于非常崇敬的上师那么效果会更好,因为咒语本身带有力量,这种力量我觉得包含崇敬心,以及特定声音对潜意识的影响。因为这本书是以传统的以人为本方式讲解功法的,所以没有现代科学的仪器测量指标,能够对照的有限。下一篇我再具体介绍书中的详细内容。

能看到结尾,我表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如果能再点击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或转发到朋友圈,那真是要感动到热泪盈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本人*坐驰的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 人生最大的意义是过好此时此刻

    文,缪章宪 1 我读过许多关于人生,关于生死的书籍。有哲学辩证,有随笔散文,有佛学禅修。看过那么多书,可是还是过不...

  • 【读书清单】西藏生死书·禅修

    01.禅坐的特色不在于技巧,而是精神上的。 02.书中的“善巧”是让你明白自己内心及千变万化的情绪,并且透过这些感...

  • 周记~无常

    周记 中正组朱峻锋 《西藏生死书》第8-11章 周记:什么是无常、轮回、中阴? 如何理解“晓东师说:人的一生所做一...

  • 禅与人生之浅思

    书名:《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陈坤 推荐指数:4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 推荐指数:5 《禅与摩托...

  • 冥想给我带来了什么?

    冥想,又有人叫做静坐、禅修、打坐,是古人一千多年前就发现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佛家都采用静坐冥想,他...

  • 【西藏生死书32】禅坐中的心

    “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这就像水如果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的。” 我常把禅坐中的心比喻为一罐泥水:我们越不...

  • 没有目的的冥想

    连续上了一段时间的冥想课,更能体会到一种禅修的感觉。 禅修就是对自我的观察,冥想也是如此。 冥想是在呼吸中观察身体...

  • 十 请将你的善良只给善待你的人

    对有一些行为,永远只能表示理解,不能姑息和纵容. 五六个你会死心灵鸡汤累的书,还是讲禅修智慧的书,总是在提醒我们,...

  • 读书小记

    最近迷上南怀瑾作品,起因源自他对生死的理解。 学习佛学智慧,对于凡人来说主要目的是解脱烦恼,智慧处事,让生命过...

  • 佛文化与灵性相关书籍推荐

    推荐书单: 佛学类: 可以先读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书《八万四千问》、《正见》、《人间是剧场》等 ,接下推荐《西藏生死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鉴佛学禅修中的智慧丰富对冥想的理解——《西藏生死书》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p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