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喂,海敏,在干嘛?”
“刚吃完午饭,你吃的啥”
“我中午做的是酸菜粉条!”
……
说话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尖尖的小虎牙在唇齿间忽隐忽现。这是和我师范的老同学海霞的通话!
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隔三差五,总能煲一阵电话粥!
相遇师范
那年秋天,天格外的蓝。风,也格外的静。背上行囊来的我,来到朝思暮想的师范,那座有着“为人师表”的高楼,那座能练舞又能开会的大礼堂,还有那摆有钢琴的音乐楼,都是我心中永远膜拜的一个高点。
放下行囊,到班主任处报到,遇见了她,一头假小子发式,一身蓝色运动服,里边隐约看出穿了件红色的衬衣。看见我,她笑而不语,两颗小虎牙紧紧贴着上唇,从外能看出印痕。
我们一前一后进了宿舍楼,我拿着老师写的条子找“205”,没注意她向哪个方向走了。
在南楼梯口,我很顺利找到了205。正当我铺好床,准备打水时,她进来了。还是刚才看到的那个表情,笑而不语,两颗小虎牙在唇边露出小白尖。
看到她纯真的表情,我开口和她打招呼。简单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她叫“海霞”,家在本市农村,而我叫“海敏”,家在临市农村。也许名字里有个同样的字,是我们彼此熟络了起来。
这也许,就是第一次这么诚心的相互了解,让我们从此成了成了一对异乡求学“亲”姐妹!她住在了我上铺,从此,我们便有了互相钻被窝的经历。
周末想家的时候,我们便会钻在一起,聊一聊家里的烧壳子、炸油饼,或是羊肉泡馍。每到那一刻,我们总是扎巴几下嘴,她的小虎牙总在唇边咬几下,然后,各自寻着“美食梦”进入梦乡。
她因为离家近一些,隔两三周就回家一次。而我们临市的离家远,只能一学期回一次家。
有一次回家,她带了一包南瓜烧壳子,给我宿舍六个人每人一个。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吃南瓜烧壳子。黄亮的表皮,黄亮的内瓤,再加上一股谈谈的油香和南瓜味。吃在嘴里表皮脆生生,内瓤软糯糯,伴着油香南瓜香味,那个味蕾呀直乐的砰砰跳。
多少年过去了,每次想起那个南瓜烧壳子,咽喉总会情不自禁地动两下,一缕香甜顺着气息流入丹田。
那是寻味,隔着时间的旷野,寻寻觅觅,却总也做不到那个味!
一同植树
三月的一个午后,我们去郊外植树,满戈壁滩到处是石子,只有拖拉机挖的足有一米深的沟。而主管植树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在植树前要先把树窝挖出来。树窝要挖一米宽,六十公分深。
虽然从小出生在农村,也学干过简单的农活。但植树挖窝的事还是第一次干。当我费劲地用铁锹挖坚硬的石子时,一副铁锨伸了过来。我抬头一看是海霞。
只见她嘴角紧收,小虎牙分明可见。别看她身体单薄但干起活来比我强多了,她不蛮干,而是见石头缝插锨。
我学着她的样,果然没过多长时间,上面约三十公分的石子就没有了,底下的就是沙子,树窝就好挖多了。
当我们成功地挖好树窝后,我们愉快的笑了,海霞的小虎牙随着笑声,在调皮的和双唇捉迷藏。
看样子,不论干活学习,都需要讲究方法,方法科学了,做起事来就会顺很多。
同为师者
转眼,四年的师范生活结束了,我们各自分配到各县市当老师。
海霞被分到了她的老家,当了一名中学老师,而我则也回了本市当了一名新建幼儿园的老师。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由于通讯还不发达,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通信。
一次她写信告诉我,要来本市学习听课。看到这个消息我兴奋的几乎一晚上失眠。
当我远远地在校门口看到她时,她一脸的灿烂和小虎牙在秋日的阳光下,越发可爱。
我们相拥后,回忆起曾经在一起拉手风琴、一起练舞蹈基本功、一起在宿舍聊天、一起爬黑松林捡松果、一起在泉湖公园看枫叶……
曾经的一切都还是那么清晰,只是我们不是曾经的年龄。
阅读蜕变
后来我们都结婚生子,各过各的日子,没有再见过面。
每当翻看曾经的照片时,总能看见她满脸的灿烂和小小的虎牙尖。
一次偶然参加了读书会,海霞也参加了,而且她还成了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小学生“群文阅读”,而且大大小小的奖项也拿了不少。
看到她温文尔雅的样子,那两颗微微撑起嘴唇的小虎牙,始终让她的微笑挂在嘴角。
岁月让她把自己磨砺的越发可人,两个小虎牙伴着她的人生越走路越宽!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第二十三篇154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