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教育行走,我被发起了一个节目——诗经吟诵。说被发起,这得从节目来源说起。
6月份,参加今年教育行走的名单全部公布后,我们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里得以参加本次教育行走的伙伴单独建了一个群,明霞老师任命毛杰莉老师为我们联盟的行走团长,赵健汝老师为副团长。可能每次行走,我们联盟都要出一个团队节目吧,6月28号,毛杰莉老师在群里说请我领大家来一个团队唱诗词,就像在乐陵的吟诵那样。是的,在今年4月1号乐陵的联盟论坛上,毛杰莉老师请我吟诵几句诗经,因为她从我的视频号上看到过我的吟诵作业。跟着魏老师学吟诵一年半了,我已经学会了《诗经》中几十首诗的吟诵,所以这对我已不算是个事,我略一思索,张口吟诵了几句《蒹葭》。可能从那,毛老师记住了我的吟诵。这次毛老师提议我领大家来一个团队唱诗词,并问我大家是否是可塑之才。毛老师的话把我逗乐了,诗经吟诵哪有什么可不可以塑造之才啊,喜欢就都能学会,只要多听多练。我自认为这不是个难事。还没等我回复,明霞老师就说同意,然后毛老师就建议我去行走大群找陈蕾老师申请节目。陈老师问我大体多少人参加,我回群里问了问,不少老师立马回复参加,毛老师和赵老师说都参加,我一看我们群里29个人,除了孟校长等四人因有事不能去参加行走,还有25人呢,我就把人数上报了。申请过之后,我也就准备给大家找吟诵素材。
我想,既然是联盟的团体节目,那就该找个适合多人吟诵的。我选了几个,比如《桃夭》《南山有台》《蒹葭》等,把吟诵录音的链接发群里,让大家听听选选。后来毛老师说还是选《蒹葭》吧。明霞老师则建议可以把这首诗的吟诵和歌曲连起来唱,说是这首诗有谱成歌曲的。别说,我还真不知道这首诗作为歌曲怎么唱,于是我去网上搜,结果发现有各种版本,但是我一个也不熟。我把我知道的《蒹葭》的两个吟诵版本发群里,让大家自己选觉得好学的版本,乌海的张瑞老师说都陌生,就让我定住一个,然后大家跟着练就行。毛老师觉得还是我原先吟诵过的那个调子的好,最终,我决定用魏老师教的吟诵调。
我把《蒹葭》这首诗发群里,把魏老师的吟诵录音录下来也发群里,以便大家下载后随时能听能跟着学。我大体说了一下团队吟诵,为了减轻难度,这首诗大体可以怎样分工。然后请大家接下来多听多练,因为只有大家都先学会了吟诵才行。
几天后,毛老师给我提建议,说这样的吟诵最好穿个汉服。我觉得可以,就去网上找汉服演出服。我觉得就是演个节目,所以照着不超过50块钱的去寻摸,然后把觉得可以的链接发到群里让大家参考。在选汉服上,大家各抒己见。后来赵健汝老师建议买个平时也能穿的。我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这样节目演完之后,不会浪费掉这件衣服。我再去网上搜,把觉得好看的链接发群里,也建议大家去选。最终,大家相中了一套。毛老师建议团购,于是大家接龙,一起买汉服。孙果艳老师还主动去和商家联系,商讨价格。谈妥团购条件后,大家纷纷报衣服尺寸。结果只有十来人报号码。十来个人也行,演唱时让穿汉服的站前边装装门面也可以的。后来大家又在衣服颜色上有了分歧。大家有的觉得白衣绿裙的好看,有的觉得绿衣绿裙的好看。我觉得不一样颜色也行,款式一样,到时候一个颜色的站一起就行。本来果艳老师说团购,把衣服统一寄到惠州,她已经联系好了帮我们接收的老师,可是后来果艳老师又说商家搞活动了,单买不比团购贵多少,还是各自买自己的比较好,因为这样一旦买来的衣服不合适,还来得及调换。于是大家纷纷去下单买衣服了。可是两三天后,收到绿衣绿裙的老师发现,这套衣服不是网上的纱裙,是挺厚实的布料做的,板正倒是板正了,可是不适合夏天穿啊,夏天穿这个太热了。本身我们借着演节目买衣服就是为了平时能穿,要是买了不能穿就失去了买的价值,毕竟一套150元钱,不便宜呢。没办法,我建议大家,觉得不能穿的就退了吧,我们的吟诵节目重在吟诵,有汉服是锦上添花,没有汉服我们穿营服也是可以的。就这样,衣服不合适的,我们又退掉了。离行走就剩三四天了,我们已经不能保证若是重新选衣服一定会及时拿到,只好放弃统一穿汉服。
决定了吟诵《蒹葭》,并且我把吟诵录音发群里后,很快,孙果艳老师就为这首诗配上了合适的背景图片,有诗,有解释,而且文字出现的速度正好对应吟诵,为大家学习又提供了方便。我既佩服果艳老师的这份才能,也很替大家感激她。想到学《蒹葭》这首诗的吟诵时我下的功夫,又想到大家不曾学习过吟诵,这第一次学习必定有难度,为了让大家更快地学会,我又跑到办公室里,把诗的吟诵方式一点一点分解开做成讲解视频,然后发到群里,给大家做进一步的引导。
询问过管节目的陈蕾老师,我知道我们的吟诵不在破冰晚会上,我放心了。只要不是到了惠州接着演出,我们就有排练的机会,于是只等大家自己练会,只等行走时间的到来。
很快,我们的行走开始了。22号,参加吟诵的伙伴们见面了,只是参加的并非我们群里的二十多个人,而是只有十来个人。因为大家参加的节目都不少,还有志愿者,不少老师分身乏术。还有的老师可能没时间练,一点儿不会,直接就不参与了。其实,这有什么呢,我想的是,实在不会可以拖长音读诵,我们自由编的节目完全可以随时调整。没办法,十来个就十来个吧。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吟诵只要大家都学会了就没问题了,就算不太会也没事,背景音乐上原唱都带着呢,实在不行跟着原唱吟诵就是了,贵在参与嘛。所以,我们的节目排练,我并没有让大家不吃饭地拼命练。我给大家规定了几次饭后时间,但是来的人都不全。我们每次就是来几个算几个。
虽然我会吟诵《诗经》里的几十首诗,但是我没组织过节目,更没有这方面的半点经验。我也看过不少吟诵节目,但那样的情况我组织不来。所以我以为我们大家都学会了之后,到了台上大家像大合唱似的那样一站,然后直接吟诵就行了。可是排练的时候,大家一问我怎么上场、怎么站台之类的问题时,我的想法一下就被大家否决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参与的伙伴都出谋划策,特别是梁红梅老师、孙果艳老师、曹根苗老师等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这样试那样练,终于决定我和果艳老师领唱站中间,其余十位老师一边各五人,翼形排在我们侧后边,12人一溜摆开。为了使大家吟诵时不呆站着,大家又商量着在合唱的地方晃动身体。终于,队形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排练吟诵时,毛老师又看出问题来了:我们吟诵时谁也不看谁,还是不对味儿,我们得在合适的地方对对眼神儿。怎么对眼神?啥时候对眼神?我们又商量,再练习。不知道别人,我有个毛病,事情一投入,一些细节就全忘了,所以,虽然我和果艳老师商量好了在哪个地方对眼神,吟诵时我还是经常忘记。于是我俩一遍遍再练习。
行走初相见时,伙伴们好些还是没有练会吟诵,所以22号、23号两天我们基本都是碰碰头,练队形之类并不多(而且也抢不着舞台),了解一下大家吟诵情况后还是要大家回去自己听录音,再多练练吟诵。24号晚上,我们就要在歌舞晚会上露脸了,头一天梁红梅老师说她发现早晨没有老师早去舞台练节目,我们可以早上去抢舞台,于是我又和大家提前约好24号早上我们提前40分钟到会场,到舞台上练。早晨练了半小时,晚饭后我们又在图书展厅旁边练了几遍,再次定一定队形、细节。
我们感觉还没练好,歌舞晚会就开始了,我们不敢再耽搁,抓紧进入会场。
我们的节目是第四个。很快就该我们了,我们按练习的上场。还不错,第一段,我和果艳老师一起领吟,我俩都比较放松,能按约定对眼神、摆手势,可是第二段果艳老师独唱时,我觉得果艳老师声音有点小,怕她的声音不如原唱高,我就把轻声低吟提高了一点,结果这段的吟诵我忘了和她对眼神儿了。第三段是我领吟,我的吟诵和原唱速度不太一样,为了略作调整,我又忘了和果艳老师表情互动了,而且吟诵起来又到了忘我的投入地步,在吟诵到第三段的最后一句时,我的手势该往前侧伸,结果却伸得有点靠后了,这就给了可能有点紧张的曹老师一个错误信号,还不到她跨前的那个地方呢,她一步就跨上来了。不过也只能将错就错。说是错,其实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自由调节。
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吟诵节目,以比排练时要好不少的整齐面貌演完了。我本来是带着有可能给明霞老师丢脸的心情登台的,意料之外,我们获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走下舞台,我们都觉得演得挺成功,都很高兴。
香香校长把我们的节目完整录了下来发到了我们联盟的行走群里,第二天早上我才看到。我还以为我吟诵得挺好,可是打开一看,我自己就看不下去了,我吟诵得很缺乏美感啊!当我说到我忘了对眼神之类的细节,同行的张静老师说:“姐姐,你光顾着自己投入地闷闷地唱了。”真是,这时候要对尴尬有多尴尬。(说真的,到现在我都没好意思看完那个视频。)
真的是,我自认为我会吟诵,恐怕上了台,我忘了的细节是最多的了。可是我不说,说又知道我的尴尬呢?
开始我以为毛老师说团队吟诵是她来组织节目,我只负责给大家提供吟诵资料,可哪想到她是让我组织节目。我一直希望群里有个音乐老师啥的帮着组织组织节目,结果一个也没有,让我这个从没组织过节目的人硬抗着组织个节目,实在太难了。中间曾经想放弃,刚刚和毛老师商量过,回头却发现明霞老师又在群里帮我招呼人,所以放弃节目的话又吓得咽了回去。
通过这第一次组织节目,我发现我欠缺的能力太多了,幸亏有毛老师、果艳老师、梁老师等这么多好伙伴一起出谋划策,能玩下这个节目来,真的是很感谢很感谢她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