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白玛也是1994生人,我亦然。却没有白玛的热情、单纯、回报以及感恩。
十二岁当了“背夫”,不抱怨。是以,不得不承认人自小的生活环境对人的性格、三观影响之大;白玛出生到他成年,生活的环境就是以“生存”、“饱暖”为主;没有功、名之贪心。墨脱为他打造了一个几近隔绝世俗的“桃花源”,虽无物质上的丰盈,却给了白玛精神上充沛的滋养。
按心灵这个层面来说的话,并不能轻易分辨究竟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还是生活在墨脱的“白玛们”,更接近幸福。
当然,“幸福”本身,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
就像大冰在书中说那些大城市来墨脱的“观光者”:他们确实是从不缺粮食的地方来的,缺的是爱。
听白玛的歌,歌声清澈、纯洁,仿佛能听到墨脱的幽静深林,仿佛能看到墨脱的千年古树,仿佛能望见墨脱的“背夫”,仿佛能闻到满山火焰焦炭,仿佛能感受到墨脱那一抹极致的清纯。
墨脱,对这个地名熟悉有两个原因:一它是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二在纪录片里看到过墨脱石锅。
不止是墨脱这一个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深山老林会有“墨脱”的存在,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必须靠“人力”运输。这里可以看到读书对他们的重要性,只有读书,走出大山,才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不比现在很多人,生活在封闭之地,背负家庭重担,轻易怎可外出,若非读书,岂能出山。
白玛真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反馈”,而这一切并非他人所逼,而是他本心如是。正是这一点,看到了白玛的心神之境是有超脱俗世之感。
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白玛接受了自己的现实,并且努力去改善。他没有把自己曾经的经历当成“耻辱”,他虽有自卑,但他却以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他也没忘记反馈,就象是他的大哥、他的二哥,他从他的哥哥们那里学来的是:反馈社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并非就是报给当初施恩于自己的“恩人”,更重要的是将这种互相帮助的心传递给更多人,帮助更多的人。
这个社会就会变得不一样。
这是善缘,同样也希望这是一段延续而扩展的一段善缘,感染感动更多的人,包括看到这个故事的我们(读者)。
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反省,是我看这个故事最大的收获。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白玛还回墨脱支教,他本身就可以成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就是树立了一个榜样,推动了更多的孩子努力,也坚定着他们不放心“梦想”的决心。
脚下这路,咱们一起走。
(广玄2018.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