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让孩子试着自己读了两本数学类绘本,和如图的第三本注音科普读物。他安静读完指定量页码,有时会坐定看上20-40分钟。然后,我请他告诉我故事内容或者涉及动物的特点。我从阅读内容量、阅读时间和信息问答三个维度来判断他有否读进去、以及兴趣是否还在?
今天他遇到了阅读障碍,我问他狮鬃水母的名字由来是什么?他直接说:“书上有介绍,我看了,但是我看不懂,讲得太科学了。”我的处理方法:让他找到介绍狮鬃水母名字由来的段落,我读一遍给他听,请他指出具体哪几个词(口腕、鬣毛)他不明白,然后对照图片介绍术语名称、简单解释。孩子大叫:原来是狮鬃水母不是失踪水母啊!他把失踪、狮鬃音混淆了。进而,他瞬间明白了狮鬃水母的名字是和狮子毛有关。
我有所感触:
1)科普类图书对独立阅读的孩子来说,障碍来自术语的理解。
2)一年级小学生一次阅读注音科普读物字量约300-500字,大概耗时20分钟。每个孩子可能能力不同、数据不同,但有了数据便于我安排家庭阅读活动参考。量力而行。
3)阅读后的讨论、问答仍然很重要,放手让他自己读,不代表全程不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