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常常告诫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要有耐心、有信心,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都不可能很快开花结果、绿树成荫,如同我在“星星点灯”的学习历程一样,2017年遇见“星星点灯”只能算是一个缘起,它带你进门,先总体领略前人的经验和学术范围的知识框架,激发你的兴趣点,然后快速切换进来。
有了缘起,2018年的修行就需要自己下真功夫了。2018年的寒假没敢闲着,按计划阅读、写笔记,听“点灯人服务号”上的课,每周做整本书的课件,但仍然迷雾重重。
整本书阅读到底怎么上?
一本书那么多重难点,抓手怎么把握?
是激发兴趣更重要,还是渗透内容更重要?
日有所诵里,学生如何诵,老师如何讲,讲多少?讲什么?
课时被课外阅读挤占,语文教材的砍掉很多枝节,这样对不对?
......
任何领域的钻研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带着问题去实践得来的经验更宝贵,今年我对我的课堂做了新的计划,这些计划去年看来真的是“计划”,只是写了下来,或者单纯的构想,但今年我对计划的整体有了清晰的轮廓,课堂构成有旧内容的延续和新元素的增加,原则是一旦计划,就落地开展,不行动,永远不知道对错。
本学期的课堂开展按照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日有所诵
我对《日有所诵》的欣赏和信赖与日俱增,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浸泡在大量经典文字中,尤其乡村孩子。一方面诗歌祛除野性,提升文明;另一方面诗歌滋养灵魂,越早进入孩子的心灵,越容易得到观照。
上学期开始,我要求每天语文课上诵读一篇《日有所诵》,孩子们这学期已经养成习惯,每次我走进教室时他们正入神的诵读着,每天课上这5分钟诵读意义很大。
我在每个星期一用一课时时间带领孩子们回顾上周诵读的一个单元,用男女生朗诵比赛、边朗诵边闭着眼睛想象自己是诗人等形式先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诵读一遍,然后我再重点讲解一两篇。
例如:上星期一我对下篇的第一单元进行回顾和讲解,《我想》和《亲爱的三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春天的意境,在《沙与沫》精选1中,我提出了问题,这首诗富有哲理性,“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显露的一面是怎么样的,没有显露的如何能看看到呢?
孩子们在这个环节热烈讨论了一会儿,接着提问引导如何才能听到“他没有说出的话”?这些充满哲学意味的句子能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
然后对《菊花》和《小松》这两首古诗反复诵读,让学生穿越回唐朝成为诗人本人,想象他站在什么地方吟诵这首诗的,学生边表演边吟诵,不一会儿就背会了这两首诗,这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次背诵体会古诗意境。
二、课上阅读分享
这是我课堂的“传统”项目,源于两年前我的课堂改革,希望促进孩子阅读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他们分享的机会,并每天激励。保证他们有大量好书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每天读,每天上台分享。
现在孩子们每天上台分享也成了自然动作,全班4个组,每天轮流上台,除了分享昨天读书心得,还和台下同学互动提问,台下同学听的认真,交流的气氛很热烈,也为本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孩子们越来越热衷和期待每天上台分享,有些孩子精心准备内容并设计问题,虽然这个环节“浪费”掉至少10分钟的时间,但我每天坚持“浪费”,因为在这种“浪费”里我看得见孩子自由、茁壮的在成长。
三、整本书阅读
确切的说尽管在班级推动阅读有两年多,但是真正了解“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还是从去年加入“星星点灯”开始,原来整本书阅读有那么多门道,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拓展课......课型不同,传达给孩子们对整本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
从前只是我爱读,也大肆鼓动孩子们读,于是我读我的,他们读他们的,最好的影响不过就是我天天埋头读的形象鼓舞着他们,至于师生读的是什么,不会读的孩子从哪下手,读完的孩子从哪说起,读了很多的孩子怎么下笔......通通没有关注到。这就是黄香茗、彭志辉、杨静涛等老师们强调的“整本书阅读,老师一定要有所作为”。老师在阅读中采取“放养式”的自主阅读,就如同带领着孩子走进丛林却不规划游览与欣赏的主题和路线,一味的放手,孩子没有方向感,谁知道他们会遇到什么难题呢。
因此本学期的整本书阅读我将尝试边读边讲,本学期共读3-4本书。读完一个故事或读完一本书的几个章节,开展一次阅读课,至于如何设计这节课还需要下功夫研究。
班上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情况不好,要求每个孩子每学期买3-4本课外书增加了家庭负担,所以共读形式只能是采取我朗读,这样的整本书阅读节奏会慢,但是慢也有慢的好。
四、全阅读
上学期为每个孩子买了《全阅读》,也是计划每周五用两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但是执行的不够好,我的备课准备不充分。本学期我提前备好课,针对本单元的主题设计教学,让孩子领略语文书以外的名篇,拓宽孩子视野。
这个部分的重点是我要提前备好课,并且坚持每周五上《全阅读》。
五、故事表演
儿童的灵性和潜能有大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大人如果懂得往后退一步,不再用爱的名义将孩子挡在身后自己擅作主张“冲锋陷阵”的话,一方广阔天地交由孩子,他给予你的都是意外的精彩,相信的人,才会看见这精彩,而迟疑的人,那迟疑还没结束,他和他的孩子已经错过了实现那份精彩的可能。
每周五下午一课时的故事表演进行了2年多了,每次课前他们都兴奋不已,选故事、对台词、排练、做道具,越是临近周五他们越忙碌,几乎每个周五中午都钻在教室里“加班加点”的为表演做各种准备,仿佛这间普普通通的教室在这一节课已然化身成为一个华丽的舞台,而主角是他们。事实上每次表演课的主角也完完全全是他们,而我,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对这一切“视而不见”。
尽管,起初他们常常来“请教”:
老师,故事选这个行不行?
老师,角色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怎么办?
老师,某个捣蛋鬼不配合,就是不练台词气哭了组长怎么办?
......
我的答案只有一个:
不管哦!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搞不定就弃权吧,别组表演你们当观众!
哈!机智如我啊,后来发现这个答案有功效。无论看他们多么幼稚、茫然、傻乎乎的行为,在故事表演这件事上,我责令自己“闭嘴”。于是,我把手指握的紧紧的,逼着自己揣兜里不伸出来对他们指指点点,也生生把各种“指导”和“教导”和“调节”的话全部咽到肚子里,嗯,就这一件事,只这一件事,完全放手试试看,他们真的会一直一塌糊涂吗?
答案显然不是。
记忆中只有最初阶段,有一个组弃权一次,那是因为组内矛盾重重,组长失望透顶,于是全组赌气放弃表演,当了一节课的观众。可那节课他们多难受啊,全组如坐针毡,一张张小脸,那表情,真,不忍直视。
除此之外,每次表演课没有一个学生,没有一个组弃权,无论好坏他们都会上台表演,即使被评价“台词没背会”、“故事选的真无聊!”、“笑场好多次哎~!”、“那个谁谁谁面无表情根本没在表演啊!”......可是,无论被批的多惨,再没有人弃权,而且越来越努力,直到今天。
六、语文教材单元学习
上学期就尝试对语文教材采取单元学习的模式,但是我显然太心急,上学期学生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驾驭和统领一个单元的能力,两课时解决3-4篇课文是有难度的。我单方面认为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整本书的阅读积累也有,3-4篇短篇课文的集中学习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尝试了一段时间失败了。
本学期我加强了他们的课前预习,提前将一个单元的内容预习了,解决字词并读熟课文,然后用一个主题将几篇课文串起来讲,精读课文重点讲解,略读课文用思维导图和学习单的形式解决。
上周尝试了一次,语文教材的第二单元中两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赞扬了父亲的诚信品质,另外一篇是奶奶和母亲的与人为善、以诚待人的两个小故事。我抓住“诚信”串讲了两位父亲,并出示了一段关于父亲诚信经商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学第三篇。
但是,课堂反应平平,不确定的是形式有问题,难以吸引他们,还是一节课给三篇文章的量有点大。这个需要继续观察,但单元学习的形式打算继续下去,有问题再调整。
七、写作
之前的写作我也信奉“读的多了自然就写出来了”的道理,但是现在看来不仅阅读上老师要有所作为,学生的写作更应该“有所作为”
阅读和写作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但是并不是阅读了,就一定会写出来,阅读是写作的积累没错,但这中间还有个吸收与转化的过程,如何转化,也就是更好的输出呢?
技巧也很重要。
例如上周单元写作主题是“我们的校园”,我让学生在校园里观赏,像游览一处景观一样观察校园,然后回来写下所见所闻所想。可是学生写下的“惨不忍睹”,不是“东边有个亭子,西边有个花园,南边有间教室,北边有个操场”普遍撒网抓不住重点,就是“校园真美丽啊,我爱我的校园”之类空洞泛泛的语言。
学生书读了不少,这是我亲眼见证的。但是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是这个样子呢?
老师没有系统的指导,老师没做到“有所作为”!
因此,虽然看到这些“惨不忍睹”的作文犯了心绞痛,忍不住发了脾气,但是强忍着痛苦,反思自己。我该如何做?
于是,选择最典型的、最惨不忍睹的读了两篇,然大家找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出声读一读自己的作文,找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抓重点,如何让文字读着美,读着有趣?然后再次让学生去校园观察,再下笔一篇升级版的。
结果第二次写作,就好很多。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观察,写下的东西就有了“内容”。这只是一节课的尝试,就有改变。如果长期在写作指导上下功夫,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进步。
一个半小时梳理出七个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装在每周5天里,是不是量太大,或者杂乱,我目前还不知道,但这七个部分都是我想尝试的、我想给学生的、学生也需要的东西。对与错只能交于实践去检验了。
感谢“星星点灯”!这个项目有灵魂,它传递给我的是一份踏实的治学风格,让我走的每一步都踩在大地上,感受真实的生命力。同时它也让我不慌乱、不功利。无论互联网时代如何快速变迁,规律和常识是不变的,如同催产的果实和自然成熟的果实,基因决定果实的味道和品质,而我更想要尝一尝那颗甜美的自然之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