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无法对世界不理不睬
麻木或清醒 哪个比较愉快
你总是害怕自己是否特别奇怪
这世界上,有一件事情可能吃力不讨好、可能不被理解、可能需要忍耐孤独,但是很多人都在坚持做,这件事就是:做自己。就算前路荆刺,但是很快乐。他们问什么是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吧,拥有精神自由的人生才是对自己负责。
在这个原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大多数人却容易因世俗的欲望而站到“大多数人”的审美。怎样的作品才称之为原创?我想它应该是新的东西,且打破了旧看法。
图片来源于web一个新的东西出来,打破了旧观念,就必定做好不被理解的打算,做好面对孤独的恐惧的准备。因为人们对于无法理解的东西本能地憎恨,沉浸在既定的表现形态,并且建立权威阶层。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电影中,反对的喊声最大的,往往都是最失败的、最墨守成规的妇女。把正义当做口号来打压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的行为,是一种暴政。
图片来源于web下面这些人,就像一个不温和的朋友。当你在红尘滚滚的世俗中,一时迷失方向,想要讨好观众,想要活得四通八达。他们会告诉你:你不需要,你只要做你自己。
独特的旋律
每一个坚持自己想法创作的人,都经过一段难熬的时光,最后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不断改进的才有资格成为经典。就像披头士,他们的音乐不是在当时就广受欢迎,很多权威人士都对他们的音乐感到不悦。不只是对他们的音乐,也对他们的服装和发型反感,甚至升级为社会问题,被大人们厌恶,各地自发的烧砸披头士唱片的示威活动。虽然现在看来他们的音乐成为了不可摇动的[经典],但这个是当时的他们所无法预测的。
就像周杰伦,在90后的年代,他坚持了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了90后共同的青春回忆。只要一听到那个声音,我们就立即会想到“啊,是周杰伦的音乐”,这就是个人的风格。和时代的音乐不同,咬字不清也是他的特色,独有的旋律和演绎方法,最后打动了听众的心。所以,不必害怕特立独行,总有一些人不那么听话。
孤独的画风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在虚无中追求意义。在艺术界,梵高和毕加索的画,最初让人感到惊讶和不舒服,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主动去感受他们的画,甚至获得感同身受的疗愈作用。他们的作品不会随着时间而失去内蕴,而是灵魂随着不同的解读更加丰盈,最后被人们吸收。
偏见下的文笔
“要找泉源必须在河中逆流向上游,随着水往下流的只有垃圾而已。”——赫伯特
框架再硬也会改变,权威再专业也会调整,世界再怎样固执,总有偏执的人能改变它。海明威的文体成为教科书以前,常常受到同时代人的批评和揶揄。村上春树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是做酒水生意的,在第一本小说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之后,也被同学说:“你写的这些算什么小说,我也能写”。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喜欢你,就会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不喜欢你,另外百分之六十的人就是随言论而不断更换站队。
图片来源于web彼此复制对方的人生,叫“三观正”。——和菜头
无论是写作还是音乐还是摄影等等,跟着自己的想法,走出自己的风格吧。做自己是最难的,符合大众的审美或许可以快速获得大家的认可,获得一些名气,但是能成为经典的,靠的是作品里的灵魂。就像演员,她想要迅速被大家熟知可以模仿某一位出名的演员,成为小范冰冰或者小林心如,但是带上别人的帽子并不是那么容易摘下来,别人谈论她时候也不是赞扬她的作品,而是记住“她像某某某”这个标签。
只有当你的作品拥有自己风格的时候,上面无形中印着你的名字。就像摄影作品,有个人风格的作品,根本不可以用“日系”“复古”“北欧”来标签,而是以摄影师的名字来标签自己的作品的风格。
图片来源于web如何拥有原创性
村上春树在谈论如何具有原创性时谈到这几个条件。第一,拥有自己独特风格。无论你是一个只画食物的画家,还是一个只写散文的作家,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能把鸡汤写得少女心、能把食物画出故事情节等等。第二,不断成长、改进。能经历时间洗礼的才是好作品,不是说我坚持自己的风格就不成不变,而是不断的改进变得更好。第三,标准化,让人们精神接受。
写在最后
总有人顶着偏见前行,总有人活得新鲜、活力、属于自己。
你只能活一次,你只需要为自己负责。
就如同这个账号,里面的每一篇文、每一张图片的选择、甚至是文字的颜色,全部都在构筑“我”。我甘做有想法的小众,也希望吸引来的与自己相同的一群人,我们聚集、互动、结识,这次是我的梦想。亲爱的你,来了,就别走了。
文 / 吱吱
图 / web
微信公众号:蘑菇吱吱(moguzhi2016)
听说感性的人最理性,这里是感性的人的聚集地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