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第一感觉不是太满意。因为自己认为的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诗,并没有排在前面,大多数诗还特别生疏。
本着不浪费原则,抽空给孩子读了十几首,发现,其实大多数诗,上学期间都学过,只是自己忘了而已,还错怪编排太偏。
重审这本诗集,第一首诗是骆宾王的幼儿启蒙诗《咏鹅》,接下来便是李白的数十首诗。发现李白的诗都是和所至地区有关,并且所到之处,还及其多,真是一个有才华的旅游达人!这便引起了我的好奇,古人能有如此游玩之兴,思想境界之高,比起现代大多数人,李白完胜啊!
于是,接下来,搜索李白的资料。李白一生文采飞扬,善饮乐交,浪漫洒脱。
在诗词创作上,24岁辞亲远游,著作颇多,才情洒遍河山。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静夜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等等,诗风清新飘逸,情物具有,不愧为“诗仙”。
后来好友杜甫也用“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来形容李白的才华。
在爱情婚姻上,李白敢爱,浪漫。一生经历四段感情。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原配许氏相守11年,生有一儿一女。原配逝后一年认识了刘氏,俩人同居后发觉三观不合,便分道扬镳。然后在老家与无名氏结合纳为妾,由于唐律规定,士大夫不能娶普通女子为妻,据说该女下落不知。最后一段婚姻,李白遇到了自己情投意合的爱人-宗氏。两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感情深厚。
在友情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李白44岁时,已名声鹊起,闻名全国,而此时33岁风华正茂的杜甫,还困守洛阳。在这个牡丹之乡,两位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见面了。
两人相见,李白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华傲居,同样爱酒的杜甫,也没有一味低头称赞李白。平等的交往,三观相近,谈古论今,好不快活。后来相约数次,一起游山玩水,认识高适。三人志同道合,畅饮抒怀,为国担忧。杜甫为李白作诗多首,在称赞李白才华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李白的思念。如此友情,谁不曾向往。
从李白的人生轨迹来看,李白从小家境善可,这给予了他创作,以及洒脱飘逸生活的基本保障。除过这些,再来看,李白确实在文学上很有天赋,一如今日的蒋方舟所说,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李白心怀山河,就算不是为国而忧,又何尝不是印证了那句话“心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以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反观现代,高铁时速300,飞机更是方便,大多数人却很难说走就走,也做不到不断丰富自己视野和内心,更是难以坚持自己的爱好和事业。
重识李白,感慨颇多!
最近,我虽然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商学课,理财课,心理课,以及写作课。但是却发现自己心理疗愈能力还是很差,写作素材也及其匮乏。而同一班级的同学,却思维广泛,经历丰厚,文笔老到还不乏优美。
确实好几年没有出游了。除了年节回老家,很少离开北京。既然身体不能说走就走,那就让自己的思想放飞。赶路的地铁里,工作的空闲时,教育孩子时,都可以不断积累素材,遐想构思,及时记录。
相信滴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让我心理更坚强柔韧。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