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是德国哲学家,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他思考人类的生存境遇,思考这个时代的文明与喧嚣;他追问“存在”的意义,探明真理的显现。
下面聊一聊其核心理念,什么是人的“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
1.“非本真状态”指丧失自身走向“众人”
人活在世,有两种可能状态:“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
这里先聊聊“非本真状态”,就是“此在”丧失了自己的状态,丧失了成为自身的各种可能性。
人的行动和选择都受到“众人”影响,丧失掉自己的个性,趋向用“所有人都接受”的方式去生存,之后变得人云亦云。
这里的“众人”就是指大家,公众和集体;总是按照集体标准要求自己,总是不自觉地走向集体,向集体看齐。
别人怎么享乐,我们就怎么享乐。
别人对书籍怎样评价,我们就怎样评价。
别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2.“沉沦之境”的诱惑
当你不知所措,不想承担责任,不想背负风险的时候;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投向“众人”;别人怎么选择,自己就怎么选择;这样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轻松和自在。
久而久之,就被“众人”所影响,成为“众人”中的一员;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按照“众人”所规定的秩序规则生存。
于是,越来越远离自己,越来越远离那个“自我筹划”冲动之下的“本真状态”。
人就逐渐丧失了改变的勇气,逐渐沉浸在“众人”的无形统治之中。
3.“本真状态”是筹划自身面向未来
“本真状态”就是此在本来的“去存在”状态;面向未来时,能够不断筹划自身,最终超越自我。
人的行动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人的选择也应该是出于自己的想法,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4.“存在”被遗忘
“此在”的本真特性是“去存在”,就是去成为自己;“此在”本来就是一个筹划自身,谋划未来的“在者”。
我“存在”着,不应该被遗忘,迷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要敢于找到那个最为真实的自我。
5.“去存在”意味着人的担当
把人生交给自己掌控时,意味着要承担自己所作所为的一切后果。
“去存在”就是要敢于活出自我,在是是非非面前,能够勇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权利,保护所爱的人,说出正义的话,而不是冷漠的成为众人中的一员,袖手旁观。
当人从“去存在”的角度看待自己,定位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现成“存在物”时,人就处在“本真状态”,就能够“活出自己”。
我们应该选择成为自己,以“本真的状态”,以“真实的状态”存在。
当然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对很多事情要敢于说“不”;更需要智慧,有鉴别能力;毕竟其中也包含很大一部分内容,追随“众人”是正确的。
在大是大非面前,参考“众人”,保持自我,独立思考做出选择,才是人间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