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作者: 欧阳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23:12 被阅读0次

杂诗三

唐    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开始看到这首诗时,心中纳闷,王维不是山西蒲州人,河东王氏吗?

那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句为人所熟知,然而我对古诗大多很模糊,有些古诗虽然能背出来,但作者是哪个却不知道了,也常常张冠李戴。这其实是三首诗,如果把它拆分开,那么就可能会有悖作者写这杂诗三的本意了。

以前读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两句时,以为这仅仅是个天涯游子抒发思乡之情,没有把它往描写夫妻之间的思念之情这方面去想,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前总误以为是写给情人的,后面才知道它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

安史之乱后,王维曾经在孟津闲居过一段时间。唐朝时孟津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过渡的,也有乘船往东去的行客。当地的百姓也许有不少人以开旅店,赶车,跑船为生。王维在孟津也是客居,因此他体会到与亲人的离别之苦。

一个与丈夫离别很久的妇人,看到逆水而上的船只,心里盼望它捎来丈夫的家书,来知晓丈夫在外面平安否,几时是归期。而丈夫在他乡遇见老家人,羞于吐露对妻子的思念,却问客人打听自己家窗外的梅是否开花了。妻子在家乡已经盼到梅花开放,又听到了初春时的鸟鸣声,忧愁地看着春草已经已经长到了门口的台阶前,担心和焦虑萦绕心头。

它应该是这样的吗?

也许不是,也许这首诗并不是这样理解的,也许它写的仅仅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相关文章

  • 杂诗(唐、王维)

    《中国诗歌集》EAF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 每日一首诗

    《杂诗三首·其一》 唐·王维 家住孟津河, 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

  • 古诗释义(四十四):《杂诗三首》[作者:王维(中国唐朝)]

    【(1)原文】 第①首: 家住孟津河, 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 寄书家中否。 第②首: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

  • 倚在窗前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杂咏三首 [ 唐·王维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

  • 冬日赏梅正当时(三)

    天边的那片蓝/文/图 [唐] 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

  • 王维《杂诗三首》赏析

    【原文】 杂诗三首(唐·王维)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

  • 杂诗三首  王维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發...

  • 孟津河传说

    孟津河传说 大家都知道高崖,但是高崖的地形,大家有可能不了解,高崖西高东低,就像是一艘前进中的大船,或者说前进中的...

  • 孟津

    孟津三十夜,客子忘故秋。 我独上门楼,游来也已久。 遥望天边月,手中无美酒。 相思寄与谁,无语伴泪流。 来...

  • 洛阳孟津县县志,看一看,明清时期你的村名叫啥?

    洛阳市孟津县,古称为河阴县、河清县,隶属河南郡(洛阳)。金朝时期,县名字改为孟津。经元、明、清、中华民国至今。 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zy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