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说:学习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只字不差的阅读。
一直不理解,“学习能力差”与“只字不差的阅读”这二者之间,怎么会有必然性的联系,就尝试着进行了一番分析,期望能使自己“明白”。
首先,学习能力差指的是什么?
学习效果不好!也就是与他人用同样的资料,收获却远不如他人多。“收获少”的根本原因,是对于学习内容不理解,更没有内化至我们的观念里。为什么不理解?因为没有想通,没有想明白!但如果建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必然性,怎么会想不通?如果一步一步都是必然的,抽丝剥茧,就像福尔摩斯推理一样,自然就想通了。为什么没有想通?那就是中间“缺”了一环而无法连成一体。
其次,只字不差的阅读为什么重要?
先要明白:你为什么要略掉那些内容?
认为他们不重要?你看都没看,怎么就知道它不重要?如关所述,在一步一步的推理里,缺一步,是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的。而你认为“不重要”而略掉的那些内容里,就很有可能“潜藏”着一些必不可缺的部分。
其实,我们阅读的内容,相当于我们的资源或工具,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往往取决于用法。比如探案高手,能从他人不在意的蛛丝马迹里找到突破口;高明的剑术宗师,能将同样一把剑运用得似有生命。解数学题时,先要明白目的(即问的是什么),再从题目中找到所有的“已知”,最后再根据目的,综合运用已知,一步一步进行推演。
而关于“阅读”,李笑来提出的两个观点,简洁,真可谓大道至简。
1.阅读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2.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仅仅“知道”,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发挥出“作用”!
比如同样读一本书,有的人仅仅看个热闹,而有的人却悟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到了文辞之美,甚至得到写作技巧的启发。差别之处,即在于思考。但要从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却只能“实践”,否则,仅仅“有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空想,是没有用的,只有“做”,才能有结果。而结果的好坏,取决于所选择的事情。而要会“选择”,就要理解“为什么”,理解其必然性,那就要理解一步一步的必然性!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一步一步都有其必然性!思考“为什么”,理解了,就有能力进行正确的选择,最后再行动,实践之后,发挥出作用!只有行动,即实践才能发挥出作用,空想者,与傻子并没有区别!
最后,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要成长,就要先发现自己的缺,再有针对性地补起来,就成长了一点。
而“补”,即是“学习”。而“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仅仅“阅读”就能学习到吗?就能补起来吗?肯定不是!因为缺的存在是必然的,要使“补”也成为必然,就要搞清楚那种必然性,那种一步一步的必然性,这是一环扣一环的,中间不能断了,否则就连不起来了,就不再成为必然,最后,脚踏实地做到了,自然就学习到了,补上了!而不能一字不差的阅读时,得到的信息将不再完整,是残疾的,有缺失的,就不可能建立起那种一环扣一环的必然性,自然就难以学到,更不用说提高了。
这让我想起了“速读”,虽然是精化,但经过了他人标准的过滤,不一定于己有益,而中间缺失的部分,自己并不一定有将其重新连接起来的储备。因此,“速读”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接触到核心,但如果于己有益,最好的办法,还是详读、精读,甚至研究,才能真正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