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笔记

小学笔记

作者: 郭零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08:03 被阅读0次

    某日饭局遇到一位高人,我出生那年他已经在北大中文系读书了。开始大家聊得无非是些通常饭局里都聊的东西,后来在座的一位年轻女企业家自称喜欢国学,他吸了根烟开始打开话匣子,告诉我们他是学小学的。给我们普及了下文史常识。后来又跟我们谈诗,说三家诗。还是第一次在饭桌上听人说这个,印象深刻。

    回来自己也搜索了一下,就当做笔记了。

    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每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1.字形;2.字义;3.字音。在汉代,分别不很显著。宋末王应麟《玉海》已分成三种:体制.训诂.音韵。清代的《四库全书》,把小学书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

    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许寿裳先生的《章炳麟》介绍,认为章太炎(章炳麟)“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而在国学大师方面,将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列于首位。鲁迅说:“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1903年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猛烈抨击清皇朝的统治,被捕入狱。1906年6月出狱,立即被革命同志、青年学生们接送到日本。他在东京一面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继续鼓吹反清革命;一面讲学,讲的就是“小学”即语言文字学。

    当时有8名中国留学生很想听课,但是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参加,于是章太炎“特设一班”,他们每星期日上午去章太炎寓所听课,讲授内容就是“小学”。据许寿裳说:“其《新方言》及《小学答问》两书,都是课余写成的,即其体大思精的《文始》,初稿亦起于此时。”可见,章太炎在革命事业上最辉煌的岁月,也即他在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最结硕果的时期。

    三家诗均为今文诗学(今文经学的一支),即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时称今文或今字)记录,而没有先秦的古文旧本的诗学。秦火(秦始皇焚书)以后,许多典籍尤其是儒家典籍失传,而《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兴盛一时。

    “毛诗”晚出,却属古文诗学:“毛诗”相传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据称其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宋以后一般认为为伪托)。“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东汉时始盛行于世,当时的大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都治毛诗。三家诗自魏晋后即无传者,并最终先后亡佚-“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南宋之后,仅存《韩诗外传》-而毛诗独盛。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四家诗在诗义说明、文字解说方面,都有不同。三家诗虽亡,有后人搜集其中一些解释保存,清陈乔枞著有《四家诗异文考》可供现代研究者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bc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