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街

作者: 向晨光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9:31 被阅读0次

我一直以为祁门只有红茶出名,没想到有一条街道三里街一样历史悠久。有幸去写生过,虽然画的不怎么样吧。

抗日战争之前,祁门县最繁盛的街是地处现在祁山镇的三里街,故民间流传“先有三里街,后有祁门城”之说。这条街道藏在熙熙攘攘的建筑群里,平时不容易看见,但是祁门的老人们提起来,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三里街土名叫桐岗里;并非三里长,实只有两里,所谓三里,是因为距离旧县衙有三里之遥,又是祁门最长的一条街,故得此名。街心铺就红石阶20余级,整条街成东高西低的走势,是抗日战争之前或者说是祁门未通公路之前,祁门最大、最繁盛的中心街,比之今天的中心广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街口有一幢二层的小楼,是中和馆的老址,就是祁门“中和汤”的创始店,现在已是私人住屋了。提起“中和汤”,记者的内存瞬间打开,那可是祁门的“著名菜肴”啊。“中和汤”出自三里街的“中和馆”,又称“中和楼”。胡民权说:“中和馆的馆主名叫陈凤卿,其祖籍青阳,清末来到祁门,先在三里街以做豆腐为生,后来改行开饭店,店里的早餐主要为面条、水饺、馄饨,因口味甚佳、备受青睐。

1911年,得利之后的陈凤卿扩大规模,在原址上新建了一个占地约500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的大旅店,其中一层为餐厅,二、三楼有客房30多间、铺位100多个。店前临街,大门上挂起了“中和馆”的金字招牌,两边悬挂着“安寓客商”、“包办酒席”、“三鲜大面”、“卫生浴堂”四块大招牌。店后院内兼有仓库、马厩、浴室。陈凤卿善于经营,诚信待客,不论高低贵贱、新老顾客服务一律热情周到,所购原料要求原产地道,菜肴烹饪严格按菜谱操作,例如“中和汤”,所用虾仁一定是从望江县中河里所产的虾剥制的仁,所取用的白豆腐,不仅刀工整齐,还要下热水锅中氽过,以除去豆腥,再配入鲜肉丁,冬笋丁、鲜菇丁,入锅冷水慢煮,以保持原汁原味。

听当地的老人说,中和馆最红火的时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当时来自江浙沪等外省城的达官贵人、贫民百姓纷纷逃到山区小县城来避难,从华桥沿公路搭茅棚一直拖到七里桥,全都住着难民,有钱的便长期包房住店,那时“中和馆”几乎日日客满。传说1927年,肖劲光作为党的秘密代表从江西乘船来祁门时,从湖桥头上岸后在“中和馆”休息过。1937年11月,张学良一行从黄山云谷寺起程去江西路经祁门时,也曾入宿中和馆。如今“中和馆”已不复存在,但中和馆童叟无欺、诚信经营的理念以及祁城“中和汤”名气仍在小城延传。

虽说三里街现在的样子,已渐老去,老店、老屋已不复原貌,但街形还在,加上整条街入住率高达90%以上,人气尚旺。

一条有人住的街,既使没了往昔的风光,却足以证明她顽强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 朝阳街集子八——十一

    朝阳街八 朝阳街九 朝阳街十 朝阳街十一

  • 云南陆良县的村名

    陆良县的村名很有意思,按照十二属相起名,依次排列为:鼠衔,牛街,虎街,兔街,龙街,蛇街,马街,羊街,猴街,鸡街,狗...

  • 朝阳街集子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 朝阳街一 朝阳街二 朝阳街三 朝阳街四 朝阳街五

  • 厚街不是街

    常听好友提起"厚街"。鉴于这位好友爱玩 脑袋自动浮现的厚街应该类似于"酒吧一条街"吧。 接到"厚街"出差任务,心里...

  • 《街言街语》

    谨以此只言片语 纪念 逝去2012 行走、奔...

  • “好吃街”,迷人街

    一端牵着“朝天门”的梦; 一端缀着“解放碑”的霓虹。 于是,重庆醉了——“好吃街”的香味把整个重庆薰得醉了,好嘴馋...

  • 经过九运对面的停车场,想起那时他曾在那等我大半天。你走了,可那里的街道记得呢,咖啡馆,书店,江滩的樱花树,天地的餐...

  • 我想要记述一件事,既是记述,那便是真事儿了。 入秋后的晚上十点半,虽不算太晚,街上却也没什么人。唯一个路口,可能是...

  • 喜歡昏黃的巷口燈光 就像喜歡溫柔的人 用朦朧褪去你一身戾氣 予以你眉宇間一抹溫和

  • 记忆中,连接着街的路是用石子和沥青铺就而成的。 红绿色的地阶和青灰色的屋檐能够明晰地辨别出天和地。 男孩是这么想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里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bknktx.html